Monday, December 24, 2012

彼得前書概論

作者
彼得是耶穌基督的門徒,在福音書中我們知道他本名叫西門 Simon,是伯賽大人 Bethsaida,兄弟安得烈也是耶穌的門徒,他們原本從事漁業,蒙主呼召後跟隨耶穌成為門徒。主耶穌給他一個新名字叫磯法 Cephas(亞蘭文),又稱彼得 Peter(希臘文),意思是石頭。彼得在十二門徒中常扮演領袖的角色,喜歡搶先發問和回答。主耶穌要他軟弱回頭後要堅固弟兄(路 2232),又交托彼得餵養祂的羊群(約 211517)。
彼得在五旬節聖靈降臨後大膽傳揚福音,使徒行傳記載了幾段彼得的證道 (214403122645121028471141815711),可以看出彼得是初期教會的重要領袖,與耶穌的弟弟雅各和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同稱「教會柱石」(加 29)。使徒行傳下半著重保羅的宣道事工,沒有再提到彼得。彼得的行蹤只有在林前 95 看到他和妻子到處往來傳道。 一般教會傳統公認,彼得後來是被羅馬皇帝尼祿倒釘十字架而死。
彼得沒有寫福音書,但是我們知道馬可福音幾乎就是彼得的福音書。因為馬可長期與彼得為伴,被彼得稱為兒子(彼前 513),馬可福音的內容多半是從彼得那裡聽來的。在新約聖經裡收錄兩封彼得寫給教會的書信,稱為彼得前、後書
彼得前書 1 Peter 顧名思義是使徒彼得所著,書信末尾(彼前 512)提到是由西拉 Silvanus Silas 的拉丁文拼法)轉交;西拉就是使徒行傳中伴隨保羅宣道的人(徒 15,林後 119,帖前 11,帖後 11)。 聖經學者比較彼得前後兩書的文筆用字不同,認為後書是彼得親筆所寫,前書可能是彼得口述,西拉代筆。


寫作對象,時間,地點
彼得前書說是給分散在本都 Pontus、加拉太 Galatia、加帕多 Cappadocia、亞西亞 Asia、庇推尼 Bithynia 寄居的,這些地方是羅馬帝國在小亞細亞區的五個省,是現在的土耳其。書中引用許多舊約經文,顯然是給散居在各處信主的猶太人的;然而其中內容(2910)也看出寫作對象包含外邦信徒。
彼得在信尾說自己在巴比倫(513),這裡巴比倫用來代表悖逆神、偶像崇拜的罪惡之城,正如啓示錄 1718 章裡說的一樣,所以應該是指當時的首都羅馬。
一般認為彼得前書的成書日期在 6465 AD。 主後 64 年七月羅馬城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當時的皇帝尼祿怕百姓怪罪,就把事由嫁禍給基督徒,於是開始對基督徒的迫害。逼迫很快的蔓延到各地,彼得在這個景況下寫了彼得前書,安慰堅固信徒,要有為主受苦的心志。「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


本書特色與主題
彼得前書不是一封辯證性的書信,而是一封充滿鼓勵和教導的普通書信,如同現在的講道。不是針對聽眾或教會的特殊問題,而是給予一般性的勸勉,關心基督徒在當時的環境下,該如何在世上面臨將要來到的苦難。
基督徒的道路不是一條平坦之路,因此彼得前書以救恩的本質來鼓舞讀者,不論遭遇什麼逼迫,都要在信仰上堅定不移,積極的在世上活出美好見證的基督徒生活。彼得前書在這個中心思想的架構下,以對救恩的頌讚為起點,說明信徒生活在屬靈的爭戰中、必有邪惡敵對的勢力,鼓勵信徒生命的力量,是來自神在基督裡、透過聖靈賜下的救恩。
彼得前書也多次引用舊約聖經來解釋耶穌是誰,以及祂的作為。彼得引用以賽亞書五十三章說明耶穌是神受苦的僕人,不僅是祂如何回應逼迫設下榜樣,而且強調祂是擔當世人的過犯,使得信徒可以因祂的名向罪死向義活。主耶穌是代贖的羔羊,流出血來,拯救世人脫離罪的捆綁。此外,彼得也對讀者的身份作了神學上的定義,形容他們是神的選民、是被寶血所洒的12。彼得雖然在書信中沒有用教會一詞,但是他指出這個被贖的新群體是被揀選為聖潔的、是直接可以親近神的祭司、是神國度的子民29,他們也是神的羊群52
耶穌基督的位格在本書中極為重要,祂雖是那受苦的僕人,也是那復活被高舉榮耀的主。彼得把耶穌死而復活的意義,與讀者的生活生命連接。他指出耶穌就是那位創世以先預定,先知所預言在末世要顯現出來的救贖主。主耶穌的死而復活戰勝罪和死亡的邪惡權勢,帶來屬靈的新生命,藉此鼓勵信徒在困境中持守,如主耶穌自己所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 1633
書中對信徒的描述,有一個重要的要素就是盼望1313213515),這個盼望是根植在信心中的(159212675912)。 有學者歸類說保羅書信以信為主,約翰書信以愛為主,彼得書信則是以望為主題。彼得提醒讀者要堅定信心、定睛基督、盼望永恆,明白自己在世如過客。而伴隨信心和盼望的,就是對神和基督的愛(18)和信徒間彼此的相愛(122217489514)。彼得前書雖然只有五章,卻把基督教義中的信望愛闡述詳盡。本書不只是鼓舞勉勵,也對信徒在世生活有實際的教導,其重點就是行善和順服。行善是基督徒對社會的積極態度;順服是基督徒對神、對權柄的態度。這就展現基督徒重生、謹慎自守的新生命。


本書大綱
預備受苦的心志
救恩 Salvation
順服 Submission
受苦 Suffering
因主完備的救恩而有的生活
因主設下的榜樣而有的生活
因主再來的榮耀而有的生活
11210
211312
313514
行為,心態,生命,身份,使命
喜樂,聖潔,行善
忍耐,等候,儆醒,謹守
17      113      212      主再來       47     413     54



完備的救恩11210
-彼得在信首的問安中,首先強調提醒信徒他們特殊的身份:是照著神的本意被揀選,藉著聖靈成聖潔,是蒙基督寶血所救贖的,為了要使他們順服耶穌基督。這段話主要是要提醒讀者救恩的本質。
-本書一開始以頌讚形式表達對神的讚美、敬拜、和感恩。信徒因著神的憐憫和主耶穌復活的大能,已經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屬天的基業。因為有這活潑的盼望,使信徒可以面對今世的苦難,知道試煉是神所允許的,為了藉此堅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成全完備,在主再來的日子得享榮耀。
基督徒的信心是根植於榮耀的主,而信心的果效就是救恩。彼得在此說明耶穌的降臨就是末世的開始,開啓了歷史的新頁,這是歷代先知所預言的。彼得要讀者認清救恩的本質,這救恩是多麼的寶貴,那麼將來的苦楚相對而言就微不足道了。這就是保羅在林後 417 中說的「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彼得使用「現在-過去」的對比,強調信徒在走向主再來顯現的時期中,在世過敬虔生活的必要性。「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又說「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在基督完備的救恩中,信徒生命應有的改變是:1. 行為的改變「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 2. 心態的改變「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3. 生命的改變「蒙了重生」,4. 身份的改變 「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5. 使命的改變「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6. 生活的改變「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這段經文多次提到「活」2198 zaó,經歷神的永生 zóé):「活潑的盼望」13),「活潑常存的道」123),「活石」245)。 重生帶我們進入活(永生)的盼望,就是得著不能朽壞、不能沾污、不能衰殘之天上的基業(1:3-4);重生的結果使我們成為活石,要被建造成為靈宮(2:5),也就是神的教會。


跟隨主的腳蹤211312
-信徒在世作神國度的聖潔子民,首先要有正確的目光,才不會隨世俗牽引。也就是說信徒要常記在心,在這世上只是客旅寄居的。然而彼得告訴讀者,這並不表示基督徒要離群索居,反而是以天家為念、在地上過積極敬虔的生活。信徒在世過聖潔無瑕的生活,使未信者因此認識神而歸榮耀給神。
-彼得教導信徒要服從世上掌權者,服從的動力是為了順服神。保羅書信中也有同樣的教導,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羅 1312)。對君王、領導者的尊敬,是基督徒在世上作好公民、彰顯神美善的義務。
-基督的救恩雖然給信徒帶來自由,使我們從罪的轄制中解脫出來,彼得提醒讀者不可濫用自由,要學習基督順服的榜樣,作神忠心的僕人。彼得進一步教導人際關係間的彼此順服,主僕、夫妻、弟兄之間,都要彼此體恤謙卑。
-彼得引用以賽亞書 58 章主耶穌是受苦僕人的角度來闡述他的論點,順服神的權柄可能會遭受逼迫,但是耶穌基督以自身為例,作成全然順服的榜樣。這裡也再次將福音的真理闡明,耶穌基督為了我們眾人的過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因此得醫治、得救贖。所以彼得鼓勵信徒活出基督的樣式,跟隨主的腳蹤,願意為了神的榮耀,有受苦的心志。
-這整段話的前半,教導讀者怎樣作世界公民;後半段教導讀者怎樣作天國僕人。最後以詩篇 34 的經文,總結愛人如己的誡命。所有的善行的出發點是愛,行為的原則是順服神,生命彰顯的目的是榮耀神。


預備受苦的心志313514
-因著當時基督徒正在開始遭遇大逼迫,彼得在書信中有很大的篇幅鼓勵信徒要預備受苦的心志,教導他們用屬靈的眼光來看待苦難,並且在行為上如何面對苦難。彼得首先勉勵讀者,「為義受苦是有福的」(314);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也曾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的大的」(太 51012。彼得講到「為義受苦」、「行善受苦」都是指為主為信仰受苦,因為義和善是神的屬性。
-彼得鼓勵信徒視苦難為祝福,為要他們得益處。信徒當效法主耶穌受苦的心志,與基督一同受苦。因為神允許試煉來到,可以分辨忠心與否,也可以潔淨。信中提醒讀者不要因畏懼逼迫而倒退回舊有的生活,相反的,信徒應活出屬神的新生命,使人看到信徒永生的盼望(315)。彼得在書信起頭就講到重生,所以期待信徒在試煉中謹慎自守,過有盼望、有信心的生活,知道自己將要與主歡喜快樂,而敵對者將要受到神忿怒的審判。
-在 41219 中彼得列出為主受苦的應有態度,可以說是本書的中心思想。1. 不要以為奇怪 (屬靈爭戰、靈命成長),2. 要歡喜快樂(將經過試煉將來與主同樂),3. 為基督的名受苦(受苦的動機),4. 聖靈同在(面對苦難的力量源頭) ,5. 不要自找苦吃(應是為主受苦、而非因自己的愚昧),6. 思想未來的審判(禁得起苦難的潔淨和磨練),7. 交托給主(只要忠心活出見證,將全心意念(靈魂 soul)交託給創造天地的神)。
-信徒雖然個人遭受逼迫,教會整體也受到魔鬼敵對的強烈攻擊,所以彼得勸勉教會領袖要為神的羊群效力,憑愛心忠心牧養他們,作他們的榜樣(514)。彼得也鼓勵信徒要彼此謙卑順服,在大難前切實相愛,以不同恩賜彼此配搭,使得教會在逼迫下足以抵擋攻擊,顯出基督的榮耀(4711556)。
-彼得在信尾勉勵信徒不要因苦難而憂慮,苦難雖然真實,不過與神的恩典和所應許將來的榮耀相比,就不足介意了。然而信徒也不要輕看試探,因為魔鬼在用各樣的詭計來摧毀信徒,這裡形容「像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所以彼得再次提醒信徒要「謹守儆醒」,原文是 néphó grégoreó,英文翻成 sober awake,就是不醉酒的清醒和不睡覺的清醒,也就是說時時刻刻警覺不放鬆。憂慮本身就是魔鬼的伎倆,使我們在憂慮中失去對神的信靠。所以彼得再三鼓勵「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


結論
本書給我們看見,神的救恩是一個呼召。呼召我們過聖潔的生活11516,呼召我們宣揚出黑暗入奇妙光明的美德29,呼召我們為基督受苦221,呼召我們彼此體恤、相愛、造就3894711,呼召我們暫受苦難,為得享永遠的榮耀(510)。
本書對於面臨苦難的信徒,一方面以活潑的盼望和永遠的榮耀,鼓勵他們定睛永恆、在世過客旅的生活21217;另一面以基督的受苦作榜樣,鼓勵信徒有與主同受苦的心志,來面對火煉的試驗。彼得前書書每一章都題到基督的受苦11124212431841351,祂在肉身受苦時,是如何忍耐、順服、將自己交託神,結果成為人的祝福,自己被神高舉,得著權柄和榮耀。主耶穌這條先受苦而後得榮的路1671141213514610,成為信徒的榜樣,使得信徒有信心有盼望的跟隨基督的腳蹤。
這是一個充滿苦難的世界,市面上有許多有關苦難的勵志學說,教導人如何放鬆心情、開闊胸襟、面對逆境、在困難中如何調整步伐。彼得前書也是勉勵人如何面對苦難,只是彼得教導我們不是靠自己的意志態度;而是因著我們在主內的盼望,基督的榜樣,和聖靈的同住。
主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 14:27,16:33)在主內面對苦難的內心平安,不是勵志努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態度;而是與神和好的平安,帶來對神大能的信靠、對救恩大愛的回應、對神公義主權的認識、對聖靈掌權的順服、對將來榮耀的盼望。
我們雖然身在今生,有痛苦、失望、傷心、逼迫、苦難然而在這些困境中,死而復活的主帶來盼望,我們知道這些都要過去,永生的盼望在我們心中帶來超越困境的力量。一方面我們看生命「如夜間的一更」,知道我們在世如過客寄居;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是主耶穌以重價贖來的,帶來永恆的價值,使我們在面對試煉困苦時,既是憂傷又是喜樂,讓我們的生命在這些困難中漸漸煉淨,成為成全完備,得以歡喜無瑕的站在主面前。



提多書概論

(2020年九月更新)


提多書與提摩太前後書,一般被稱為是保羅的教牧書信 The Pastoral Epistles,是保羅書信中後期的三封。 提多 Titus 和提摩太Timothy同是保羅傳福音事工年輕的接班人,提多書和提摩太前書是保羅對他們的鼓勵、教導、和對抗錯謬的指示,提摩太後書則較具個人性,可以說是保羅一生的總結。

提多的名字沒有在使徒行傳中被提及,不過在保羅書信中,提多被提及十幾次。保羅在林後 8:23 稱他為同伴、是一同為福音勞碌的;在提多書1:4 稱他為「我的真兒子」,說明保羅很器重提多,而且應該是保羅帶他信主的,可能是當保羅在安提阿的時候。保羅在加拉太書 2:3 提到自己帶提多去參加耶路撒冷公會,那是在 49 AD。從加拉太書那段經文中,我們知道提多是希臘人(希利尼人),沒有受割禮。

提多始終是保羅的重要同工,從哥林多後書看出來,保羅第三次宣道時有提多同行。當保羅在以弗所寫完哥林多前書之後,曾派提摩太前去哥林多教會督導,結果提摩太受辱而歸,保羅自己也去了一趟,效果不彰。結果保羅傷心離開,後來寫了一封已經失傳的信,嚴厲的指責哥林多教會,而且派提多去處理這個困難的問題。保羅的聲譽在哥林多教會的紛爭混亂中受到嚴重的挑戰,提多肩負的任務是十分棘手的。結果他能幹地解決了問題( 林後 8:16 「多謝神,感動提多的心,叫他待你們殷勤,像我一樣」),把哥林多教會回轉的好消息,帶回給當時在馬其頓的保羅。保羅快樂流淚的寫了哥林多後書,又派提多帶去。

提多書中我們看到保羅再次派提多出任艱難的工作,「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提多書寫成時間與提摩太前書約同時,在 63-65 AD。保羅在羅馬作監兩年後被釋放,於 63 AD 向東往小亞細亞一帶巡視教會,顯然與提多一起來到革哩底,把提多留下來,自己繼續前往亞西亞和馬其頓。在信尾保羅囑咐提多辦好事情後,會有亞提馬和推基古來接手,叫他前往尼哥波立(馬其頓西邊)與保羅會合。

革哩底 Crete 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之間,現稱克里特島,是希臘第一大島。革哩底當時是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希臘往埃及北非經商必經之地,屬羅馬政府。使徒行傳 27 章記載保羅坐船往羅馬的途中遭受風暴,曾經過革哩底。保羅在提多書 1:12 說革哩底人以說謊、懶惰、貪心為名,可見提多要面對極大的挑戰。


本書特色與主題
革哩底教會不僅受到當地貪婪敗壞的風氣影響,而且受到假教師的錯誤教導。保羅寫提多書鼓勵這位年輕同工在艱鉅的挑戰中,提示他關於教會的治理,和留意當時的異端。提多書與提摩太前後書都是保羅對下一代同工的勸勉與指示,提多書所針對的處境,較提摩太的以弗所教會簡單,涵蓋的主題範圍較窄。提多書是提醒,提摩太前書是囑咐,提摩太後書是挑戰。提多書多注重實際行為,提摩太前後書較注重教義。

行善一字在提多書反覆出現,顯示因為當地的敗壞風氣,保羅提醒提多要鼓勵信徒在生活上有好的見證。 保羅提醒提多在教會信徒中間,要有善行的榜樣。純正的教訓必要有善行的榜樣,真理得有行動的配合。三卷教牧書信都提到要持守所交付的福音——提摩太前書是保守福音的純正,提摩太後書是堅守真理傳揚福音,提多書則是行事為人彰顯純正的福音。

提多書的基督論指出神與基督同具「救主」這個頭銜,使得原本期望耶和華施拯救的行動轉移到耶穌基督身上,人類的拯救乃是倚靠耶穌基督。二章11 節的顯明 epiphainó 和 13 節的顯現 epiphaneia 是同一個字根,前者是動詞,後者是名詞。11 節是恩典的光照,將耶穌在世上的服事,描述為神主動施恩的顯明;13 節是把基督的再來,描述成至大的神和耶穌基督榮耀的彰顯。這段全備救恩的真理縮影,把救恩的三個時式和其豐盛的內涵闡述出來。救恩的過去式「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救恩的現在式「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救恩的未來式「等候所盼望的福…主耶穌的榮耀顯現」。

提多書雖是一封簡短的書信,裡面仍是包含了福音所有的真義和實踐。保羅的稱義神學教義,在 3:5 也以簡短的話語闡述,「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禮,和聖靈的更新」,這裡說明救贖是藉著恩典、透過信心、與行為無關;也強調聖靈是生命更新重生的來源。在 2:11 的「神救眾人的恩典」,也說明神的救恩是普世的。保羅在全書中,和其他教牧書信相同,反映出他對傳道生命的見解,就是雖有苦難、試煉、甚至死亡,然而確信福音必然得勝。



本書大綱
在真理上建立敬虔的教會
教會的領袖-敬虔
教會的教導-真理
教會的見證-行道
1
2
3
保守敬虔真理(堅守真理)
實行純正的道理(榮耀主道)
教會管理(組織、面對異端、行政)
生活管理(順服神)


保守敬虔真理(1 章)
問安(1-4節)——他開宗明義就闡明他教導提多的權柄是從神來的(神的僕人和基督的使徒),所傳的道是憑著從神而來的信心,所傳的是敬虔(屬神的)的真理、是真實不虛謊的(用來強調應許的堅定)、是有永生盼望的道。而他使徒的職分就是傳揚福音,是為了選民的信心、要將他們引到敬虔的真理知識上。信心和知識不僅關係著信徒的未來(永生的盼望),也是他們在世過合神心意的敬虔生活的要素。
他接著說到自己與提多在共信之道(基督的福音)之間的關係,就是主內的父子,也是傳揚福音的同工。因為神把這傳道的責任交托給他們,要把神的道顯明。所以保羅與提多是共同相信,共同承擔,共同負責神的福音。

設立長老(5-9節)——保羅要提多在革哩底各城設立領袖(長老和監督),才能帶領會眾走在正確的真理之上。長老 presbyteros (elder)和監督 episkopos(overseer)是教會的領袖,負責治理教會、堅守真道、牧養會眾。其資格條件是:無可指責。從三方面來看:家庭見證無可指責(婚姻忠誠,管教兒女)、個人品格無可指責(自制、溫和、聖潔),與人相處上無可指責(熱心、好善、莊重、公平),善於教導(純正的教訓)。總言之,教會領袖在各層面上應當有相稱的敬虔生活,堅信真理,其任務是以教導和生命來勸化人,並用以抵擋錯謬,在教會中有糾正和紀律的作用。
 
對抗錯謬(10-16節)——教會中的領袖的主要角色是保守敬虔的真理,以純正的教導,將真實的道理教訓勸化人;如此就可以對抗異端邪說在教會中的衝擊。保羅接著講到革哩底的敗壞民風,猶太律法主義的謬誤,加上有些人因私利而傳播錯誤教導。提多面臨這些挑戰,保羅鼓勵他要嚴厲斥責異端(11節「堵住口」,13節「嚴厲責備」),教導教會領袖在真道上堅守純全,離棄那些錯誤的的言語(14節「不聽他們的言語」)。
保羅以嚴厲的語氣責備假師傅,說出他們私慾的動機和邪惡的特性。並以厭惡的口氣指出這些假師傅擅長於使別人認同他們的敬虔(16節「他們說是認識神」),但真實的行事卻是相背。而這些錯誤可惡的教導正在擴散,提多必須任命敬虔的領袖,來保守純正的福音,抵擋那些假教導。


實行純正的道理(2-3 章)
保羅接下來在第兩章教導提多那些「合乎」純正真理的指示,表示假師傅的教導不合乎聖經真理。這裏雖然針對每個不同年齡性別的族群,但是原則與教誨的內容是相似的,最重要的基督徒品格就是行出神的善來,純全無瑕,聖潔自守,使神得榮耀。
對各族群的教導——對年長者的教導:節制、自守、信心和愛心上忍耐持守、純全無瑕,在令人尊敬的日常行為中證實他們的信仰(2節中的「信、愛、望」)。對年長婦人的教導:敬虔、不搬弄是非、作少婦的榜樣、使他們能夠殷勤持家、成為丈夫的祝福,這裏著重思想行為的嚴謹和端莊。對年輕人的教導:謹守神道,這裏強調慎重。對年輕的提多:自己作為眾人的榜樣,顯出善行、正直端莊、言語純全,使反對者無可指責(參:賽四十一11「凡向你發怒的、必都要抱愧蒙羞。與你相爭的,必如無有、並要滅亡。」)對僕人的教導:順服主人、不頂撞、忠誠事奉,在態度上見證福音。

基督徒的生活之道——2章11-14節是這封書信的高潮,是保羅的基督論部分。保羅說明我們在世為人為何要行出神的美善來?因為神藉著基督耶穌已經完成救恩,使我們能夠藉著聖靈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世上過聖潔的生活,等候將來與主一同作王得榮耀的盼望。保羅在此把過去、現在、和將來結合在一起,神的恩典在過去「已經」顯現,所以啟動了「教訓」的過程。而這種在教訓下過自守、公義、敬虔的生活,是信徒現在生命的責任,因為基督已完成的救贖使他們脫離罪惡、得到潔淨。信徒並有對未來有福的盼望,這盼望就是神榮耀的顯現(基督再來和新天新地)。
這裏看到這個新生命的神學基礎是建立在福音之上,神的愛與救恩是我們行善的動機。保羅再次闡述主耶穌捨了自己,就是為了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捆綁,使我們得以進入神國成為神的子民。保羅同時從以神為中心、和以基督為中心的角度來描述救恩——恩典、顯現、善行、救主、捨己、特作自己的子民。所以基督徒行善的最大動力,就是源自所屬的基督,信徒當在世上活出像神聖潔美善的生命。保羅接著囑咐提多要將這個恩典的真理講明,用權柄教導、勸誡、責備教會的信徒。

基督徒的社會之道——第三章講述經歷過神恩典的人,應該有更新生命的表現。先前不信之時的無知、私慾、仇恨、悖逆…在信主之後應該丟棄,遵守神的誡命,顯出溫柔、順服、和平、行善事的樣式。也就是說,基督徒在世應該體現人類美德的最高理想、作最可靠、最好的公民,作福音的美好見證。而這種生命的來源是什麼呢?保羅因此闡述裡因信稱義的真理,「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息,和聖靈的更新。」
保羅將救恩深植於深的憐憫,而不是人的努力。重生的洗是悔改進入一個新生命,而更新則是這新生命產生的影響。在此也說明了聖靈的工作,就是澆灌在我們身上,使我們有更新的生命,那是我們因信稱義的印證。聖靈是信徒照著保羅的要求來生活的源頭,信徒領受救恩就領受聖靈,並藉著所領受的聖靈,在世上過帶著永生盼望和合乎聖潔身分(「後嗣」)的生活,以此彰顯神已顯明的恩慈和憐憫。

勉勵與結語——保羅告訴提多,要把這真理切實的教導眾人,要他們遠離空談(「無知的辯論」)和虛妄的假教導,熱心行神所喜悅的好事。那些在教會中造成紛爭結黨的人,要警戒或甚至棄絕他們,因為那等人是明知故犯(3章11節)並執意背道。保羅在結尾交代一些私事、安排、和問安。最後再次強調個人要學習行道(行善),結出聖靈的果子。


結論
提多書是保羅書信中很短的一本,很容易被忽視。可是提多書雖然簡短,但其中基督論、因信稱義的恩典論、聖靈論、和基督徒的倫理論俱全。提多書的主題在於勸導信徒要行出神的美善,書中「行善」一字不斷出現,如同雅各書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
保羅強調基督徒的行善,不是道德的要求,而是對基督救恩的回應。我們既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在罪中死去;就與基督一起復活,向神活著。保羅曾在加拉太書中說過「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因此,「熱心為善」不是只是做好事,而是敬虔順服神、熱心做討神喜悅的事。所以保羅在書中講到,預備行善的心態是順服與柔和。因著神憐憫的拯救,我們身份的改變,使我們有榮耀的盼望;因此我們應該脫離舊我的私慾,藉著聖靈的更新,活出新生的樣式,在世為人與我們蒙召的恩相稱。
提多書直率簡明,往往一針見血,直刺基督徒生活的品格與動機。書尾的提醒「我們個人要學習行善,預備所需用的,免得不結果子」,是我們每日生活的警惕。


Saturday, December 22, 2012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前後書與提多書,共稱是保羅的教牧書信 the Pastoral Epistles,是保羅書信中最晚的三封。提摩太 Timothy 和提多 Titus 是保羅傳福音事工年輕的接班人,所以這三封書信都是保羅對他們的指示、教導、和囑咐。

提摩太是加拉太省路司得 (Lystra)人,我們知道他的母親友尼基(Eunice,提後15)是猶太人,父親是希臘人。提摩太的名字最早出現在使徒行傳 16 章;保羅在第二次傳道行程中,來到路司得,「在那裡有一個門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猶太婦人的兒子,他父親卻是希利尼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贊他。保羅要帶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猶太人都知道他父親是希利尼人,就給他行了割禮。」(徒 16:1-3)從那時開始,提摩太就成為保羅的助手,與保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當保羅提起他的時候,總是稱他為「親愛有忠心的兒子」(林前 4:17),「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腓 2:22),「作我真兒子」(提前 1:2),「我兒」(提前 1:18),「親愛的兒子」(提後 1:2),可見保羅是怎樣的愛他。

提摩太在保羅的第二次佈道被領信主後,從很年輕就開始跟隨保羅宣道。他隨保羅經特羅亞、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徒 17:14-15)。保羅往雅典去,提摩太和西拉仍留在庇哩亞,其間保羅差派提摩太去帖撒羅尼迦(帖前 3:1-2),後來三人在哥林多會合(徒 18:5),保羅在哥林多寫了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帖前 1:1,帖後1:1)。

在第三次佈道旅行中,他以保羅的使者身份被派到馬其頓(徒 19:22)。後來哥林多教會有事,保羅也差派提摩太去處理(林前 4:17);保羅在馬其頓寫哥林多後書時,提摩太也在身旁(林後 1:1)。當保羅在哥林多寫信給羅馬的教會時,他也陪同在旁(羅 16:21)。保羅在羅馬作監時,提摩太與保羅同在(腓 1:1,西 1:1,門 1)。保羅書信中,有六封是與提摩太一起署名的(帖前、帖後、林後、羅馬書、腓立比、歌羅西)。可見提摩太自信主後,就成為保羅親密的同工。


本書特色與主題
保羅去羅馬受審之前以為自己死定了,和以弗所教會道別說可能以後見不到他們了(徒 203638);結果保羅在羅馬自己的房子裡坐監兩年後(徒 2830),在 62 AD 左右被釋放。保羅被釋放後回到小亞細亞一帶巡視教會;以弗所教會當時受到異端邪說衝擊,於是保羅把提摩太留下來,自己往馬其頓去看望其他教會。保羅本來打算很快回來,可是受到耽延,所以寫信給在以弗所的提摩太,鼓勵堅固他的信心,並教導他牧會的原則。
在羅馬書中我們知道保羅想去西班牙宣道,他應該是去了,回來後第二次被抓到羅馬。保羅臨終前在羅馬獄中寫了提摩太後書。所以提摩太前書的成書時間可能是 6365 AD(保羅在同期寫了另一封教牧書信:提多書),而提摩太後書則寫於 67 AD
我們從經文中瞭解提摩太是一個生性內向的年輕人,而且身體也不太好(提前 523),面對管理一個大教會,一定心中懼怕。保羅寫信去鼓勵提醒他,指示他: 1. 以福音真理對抗假教師教導 2. 在教會中建立合神心意的領袖 3. 鼓勵提摩太忠心事奉 4. 教導提摩太規勸會友行聖潔生活。
全書流露保羅對提摩太的溫情,彷彿是父親教導交代兒子:教會行政如何管理,教會領袖如何選出,如何作忠心教牧,如何提防似是而非的假教導。再三叮嚀提摩太要「為真理打美好的仗」,和「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是保羅書信中將真理的薪火交棒下一代的珍貴文獻,提摩太前書可以說是為主作工的「工人手冊」。



本書大綱
保羅把以弗所教會交托給提摩太,以這封書信鼓勵提醒,並且給他指示與教導。中心思想在 31516 節。「你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 所以本書也可以說是保羅鼓勵提摩太對耶穌基督福音的持守。

持守真正的生命
真理
教會
領袖
末世
牧養
爭戰
提防假教導
合宜的崇拜
選立監督執事
將遇的危機
待人的原則
打美好的仗
警告
指示
原則
預言
勉勵
托付
1
2
3
4
5
6


真理(第 1 章)
-保羅在幾年前離開以弗所教會時,就警告他們,「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徒 202932)這事果然在保羅坐監的時候發生,現在提摩太在以弗所教會就要面對這個困難,所以保羅在本書一開始就再次闡述真理教義。
-教會中的假教導顯然是猶太律法主義加上舊約家譜傳統等,保羅這裡說是異教(heterodidaskaleó,其他教義)、荒渺無憑的話(muthos,虛構的故事)、無窮的家譜(genealogia,是諾斯底學說 Gnosticism 的一部份)。保羅說這些異端從不造就人,只是引發辯論爭端。神的真理不是辯論出來的,福音的傳道者是有純正的動機(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和真誠的信心,將耶穌基督的愛教導給人。
-保羅列舉了一串罪行,再次重申律法是為叫人知罪而設的。那些錯誤的教導是來自對律法的誤用與誤解。保羅接著說到自己本來是罪人中的罪魁抵擋基督,然而蒙神憐憫恩典得以被交托傳榮耀的福音,是為了在人面前見證基督的愛與忍耐。因此他勉勵提摩太也要忠心接受這個托付,打美好的仗,持定信心,保守清潔無虧的良心,不要像那些偏離正道的人。
 117 是保羅在本書的第一首榮耀頌(Doxology),稱頌神是永世的獨一真神 。


教會(第 2 章)
-保羅教導提摩太禱告的態度:教會要為萬人的靈命(得救)禱告,也要為國家執政掌權者禱告;禱告的內容應該是祈求、代禱、和祝謝。
-保羅提醒信徒,到神面前禱告要先對付內心的罪,要無忿怒,無爭論,無不聖潔的事。主耶穌說上祭壇前應先與懷怨的弟兄和好(太 52223),希伯來書 1214 說“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
-女人在教會中應自守、不應過份妝扮追求時尚,這樣才與敬畏神的身份相稱。保羅在這裡不是狹隘的大男人主義,而是講到女人應尊重男人在屬靈上的領導地位,不要越位轄管。事實上,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提過女人禱告講道,表示他是允許女人在教會事奉,但是不可囂張自大。保羅的同工中有很多女性,如百基拉、非比、友阿爹、循都基
-當時的婦女沒有什麼機會受教育,沒有足夠的聖經知識去分辨真理,加上有假教師的問題,所以保羅不贊成以弗所的婦女講道。他鼓勵女人要沈靜學習,常存信心、愛心、和聖潔,可以在生產上少受苦楚。


領袖(第 3 章)
-監督(episkopé,英文翻成 overseer bishop),是監管整個教會的領袖,應該與教會領袖的另一個頭銜:長老(presbuteros,翻成 elder)是相同的。保羅說作監督的職分,最重要的是要有羨慕善工的心志。「善工」就是神的事工,「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的是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腓 210)也就是說擔任教會領導的人,是要出於對神國事工的熱誠、負擔、與心志。
-監督必須具有品德的見證:無可指責、有節制、愛心待人、溫和不爭競、不圖自己的利益;家庭的見證:尊重婚姻、管教兒女、治家有成;信仰的見證:信仰穩固、擅於教導;對外的見證:在外有好名聲,受人尊敬。
-執事(diakonos,英文 deacon)一字原意僕人,在新約中常常出現。不過在教會職分上,應該是起源於使徒行傳 616 中所說的七位執事,專管教會日常事物(飯食),被石頭打死的司提反,就是其中之一。
-執事的資格也應俱備品格的見證:端莊、不傳口舌、不貪圖私利;家庭的見證:管理兒女和家庭;信仰的見證: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秘。可以有女執事,條件和男性一樣,重點是節制和忠心。保羅說擔任執事會經由事奉,使自己在屬靈真道上大有進步。
-保羅在此說到教導提摩太這些教會運作的原則,是因為教會是神的家,是真理的柱石與根基。保羅先前給以弗所教會的以弗所書,就是強調教會在神救贖計劃中的神聖地位。教會是神的子民的總和,是基督的身體,是基督愛的對象。
-接著保羅高唱第二首榮耀頌(Doxology),稱頌基督是道成肉身,使福音臨到萬民。這個偉大的奧秘,是教會的使命,使基督的福音傳揚於外邦,使世人信服,使神得榮耀。


末世(第 4 章)
-提摩太在以弗所教會面臨的異端,其實與歌羅西書中提到的類似,形式主義(守律法、猶太傳統),禁慾主義(苦待自己、克制情慾),諾斯底主義(靈物二元、追求知識)保羅稱這些為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等現象是聖靈早有預言要發生的,因為這是屬靈的爭戰。離棄真道者為了私己的動機意圖,他們的良心已被泯沒。
-保羅對於禁慾主義的錯誤提出反駁,凡神所造的,只要存感謝的心領受,都是聖潔的、好的,因為這本是神的本意,受造物是給神的兒女(信而明白真道的人)領受的。
-保羅給提摩太一個直接的教導,要他在這種錯謬的異端中,活出敬虔的生活,因為敬虔的操練的功效,不只是今生、也帶來永生的應許。保羅吩咐提摩太要將這樣敬虔的態度教導人;敬虔的中心就是主耶穌基督,因祂是萬人的救主。
-提摩太年輕在一個大教會當領袖,年長的信徒可能不太服氣。保羅鼓勵他不要看輕自己的恩賜,不要因自己年輕而膽怯;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和聖潔上,作眾人的榜樣。教牧會眾的方式是:宣讀、勸勉、教導。
-保羅提出教會領袖的事奉原則:殷勤、專心、有長進、謹言慎行、加上恆心(持續),就能造就自己和他人。


牧養(第 5 章)
-本章講的都是教會內部、如何待人、接物、處世的事情。保羅的教導不是空泛的屬靈教條,他給提摩太實際可行的指示,實踐在教會人倫的關係上。不論規勸年長、年少,對他們的尊重是首要的態度。對婦女要保持健康的距離(清潔),以免落入試探。
-有子孫的寡婦,應讓家人照顧盡孝道;沒有倚靠的寡婦,是倚靠神的供應,所以要敬虔禱告。教會中年長有愛心、有德行的寡婦,可以參與關懷與接待的事工。保羅說年輕的寡婦與其管閒事、傳閒話,不如再嫁,免得辱沒神的聖名。
-保羅接著講到教會行政的事:應該給傳道人優厚的薪俸;對領導者的懲治應有多人見證才可定案,懲治要公開,不能有成見,也不可偏心;委任人(給人行按手禮)不要匆促;自己要聖潔持守;不論善行惡行在教會都要透明公開處理。保羅在指示中不忘關心提摩太的身體,怕他責任重大身心負荷,所以叮囑他要照顧自己,看出保羅對提摩太的父親之愛。


爭戰(第 6 章)
-延續第五章的牧養原則,保羅繼續講述主僕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如果彼此都是基督徒,保羅的原則是各人各盡其職,他在先前的以弗所書中提過,要主僕都「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弗 67。重要的是「免得神的名的道理被人褻瀆」,也就是說「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 1031
-傳異端的好像有些人是為圖利(65),保羅責備他們自高自大,一無所知。鼓勵信徒要敬虔加上知足;提醒眾人貪愛錢財是萬惡的起源,若因此離開真道,就會落入網羅增加愁苦。
-保羅指出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所以屬神的人要逃避試探,追求神的美善; 屬神的人該有的德行就是: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他因此鼓勵提摩太要持守永生,為真道打美好的仗。因為我們都是基督重價贖回的(為此被召),所以要為主的道持守,直到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
61516 是保羅的第三首榮耀頌Doxology),稱頌主耶穌是獨有權柄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祂是神永恆光明的顯示,正如在約翰福音中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 118。等神的日期到了,主耶穌基督將要以榮耀有權柄的君王再來。
-以弗所是一個大都會,教會應該也有很多財物富足的人。保羅最後囑咐這些財物富足的人,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而是要知道自己的豐盛是神所賜的(厚賜百物的神),而專心倚靠賜福的神,願意施捨供給需要的人,注目在那永恆的生命上,而不是今生短暫的財富。
-本書末尾保羅再次提醒提摩太要遠離異端虛談,要保守所托付給他的:就是牧養以弗所教會的會眾,讓他們在神的真道上站立得穩。



結論
本書是保羅對年輕的提摩太,如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告誡勸勉他如何事奉,如何管理教會,如何自處持守信仰,是我們每個信徒都應該謹記在心的話語。
基督徒生命內在的基礎是在於「清潔的心,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可以說是屬神的人應有的更新的生命的三部份。心是所有行事的動機所在,箴言書說要我們保守我們的心,勝於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箴 423)。這裡提到清潔(katharos,原意為沒有污點)的心,就如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 58)。我們的心原本充滿罪惡私慾,無法來到聖潔的神面前;只有因著我們的信,使我們的心意被主更新變化,才能抵擋試探,活出神聖潔兒女的樣式。
良心(suneidésis)是對行為或心思的一種內在的評斷。保羅在羅馬書闡述律法的功能是叫人知罪時,也提到外邦人沒有律法,可是有神刻在他們心中的是非之心(良心)作評斷。保羅在林後 112 說「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神的聖潔和誠實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們更是這樣」,也就是說評斷我們行為是非的,就是神的律、神的聖潔。我們屬神的兒女,在神面前無虧的良心,一方面是因著信基督稱義,另一方面是順著聖靈的帶領,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新生命。
清潔的心與無虧的良心,都是以無偽(anupokritos,就是沒有雜質)的信心作根基。我們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是由信開始。「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羅 1:17),保羅在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也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信心是基督徒的特質。在保羅的教牧書信中,信心與知識緊緊相連。堅定委身的信心,使信徒得以在錯謬的教導中分辨是非,在真理上站立得穩。信心也與忠心相連;教會領袖首要條件,就是敬虔忠心。在教牧書信中最常與信心並列的,就是愛心。對神有敬虔無偽的信心,自然會彰顯出神愛的屬性。
保羅在信中再三鼓勵提摩太要打美好的仗,作基督精兵。「真道」、「敬虔」在信中反覆出現。保羅絕不低估黑暗的勢力,強調這是屬靈的爭戰,我們要隨時儆醒持守真道,不然很容易就會被牽引離開。即使對提摩太這與他長期相處學習的同工,保羅都不斷告誡要「躲避虛談」,可見我們多麼容易被引誘。我們內心的驕傲( 想要作教師,自高自大, 有人自稱有學問)是我們陷入網羅的原因,願主耶穌所設下謙卑順服的樣式,成為我們每日的榜樣。使神的教會成為真理的柱石與堡壘,在世上顯出基督的榮耀,引導世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