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Job 希伯來文卷名為 Iyyob,在希伯來聖經中屬聖卷。約伯記和路得記、約書亞記一樣,是用書中主角的名字命名。希伯來文舊約聖經是以三部分組成:律法書 Torah ,先知書 Navim ,和聖卷 Ketuvim(或稱文集) 。律法書是摩西五經。先知書有八卷,分前後(或上下)。前先知書是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上下,列王記上下;後先知書是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和十二小先知書。聖卷主要是詩歌文學,共十一卷,是詩篇,箴言,約伯記,雅歌,路得記,傳道書,耶利米哀歌,以斯帖記,但以理書,以斯拉-尼希米記,歷代志上下。今天約伯記與詩篇、箴言、傳道書、和雅歌,一起被納入為詩歌書,或稱智慧書。
約伯記的文學體裁是詩歌,是屬於史詩(historical poem),也就是說詩歌是依據歷史人事所作。約伯的時代,看來是在上古時代。因為書中沒有提到以色列的歷史和神的律法(還沒頒佈),當時的人的壽命超過百歲,約伯自己獻祭(這是後來律法中所不許的),而且約伯的財富是以牲畜來衡量,表示還在遊牧時代。所以約伯看來可能是亞伯拉罕的早期後裔。烏斯(Uz)認為是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交界之處,從以東向北,東鄰幼發拉底河。在耶利米哀歌 4:21 說「住在烏斯地的以東民啊 …」,所以一般把烏斯當作以東(參看:耶 25:20-21)。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中說約伯是創世記 36:33 所記載的以東王約巴(Yobab 或 Jobab)。
約伯記的作者不詳,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因為書中沒有提到任何歷史或國家大事,很難推斷成書時間。1. 有些學者認為本書是以色列民族早期的作品,作者甚至有可能是摩西。因為摩西曾經住在以東鄰近的米甸(Midian,出 2:15),也許那時聽到約伯的故事而記錄下來。根據書中文采出眾,作者必然熟悉希伯來和近東的文化與文學,並且去過埃及,應該是飽讀經書的人。2. 由於所羅門時代是智慧文學鼎盛的時候,許多學者認為本書作者是那個時代的人。雖然是個久遠的故事,可能相傳到所羅門時代才寫成,也有猜測是所羅門所寫。3. 還有學者認為本書寫成時間更晚,是在被擄回歸期間,因為找到亞蘭文的古卷,而亞蘭文是亡國被擄後通用的文字。
本書特色
約伯記是聖經中討論苦難最深刻的一本書,它挑戰世人常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探討為何世間有許多不公平的事,為何苦難臨到正直的人身上,為何神不伸手搭救。約伯記用辯論對話的方式,討論善惡賞罰、義人受苦、禍福報應的智慧。最重要的主題,是幫助讀者從苦難中抽身,以神永恆的目光來看清受苦的意義。
受苦的意義
約伯記這本書所要講的張力,就是愛人的神、允許苦難臨到好人身上。我們如同約伯的三個朋友,常是以賞善罰惡的因果觀念,來看待臨到我們的試煉。主耶穌傳道的時候,碰到一位生來瞎眼的人,門徒也問耶穌,這人瞎眼是因為他自己犯罪,還是他父母犯罪的後果?甚至撒旦也認為約伯敬虔的「果」,是因為神的祝福的「因」。然而耶穌基督說「也不是他犯罪,也不是他父母犯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 9:1-3)
那麼,什麼是神的作為?這正是本書要闡述的重點,也是在神沒有正面回答苦難的問題後,約伯內心的頓悟。所以他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約伯因為經歷過神,他的屬靈生命擴張了,他對神的認識加深了,他看清了神的主權與能力,所以他為自己以前的膚淺感到羞愧,說「因此我厭惡自己」。苦難要讓我們學習經歷神,看到祂的信實與權柄,所以羅馬書 5:3 說「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直到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中。」
如果我們站在苦難中看神,我們就覺得神冷酷、無能、不公平…聖經中的詩人也曾向神呼求發問「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他們不像別人受苦,也不像別人遭災…」(詩 73:3-12),先知耶利米也曾與神爭辯「耶和華啊,我與你爭辯的時候,你顯為義。但是有一件事,我還要與你理論,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行大詭詐的為何得安逸呢?」(耶 12:1),先知哈巴谷在惡人當道的世代,尋問神「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哈 1:13)在這種心態下,我們難免會有忿恨不平的感覺,像詩人說的「我是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無辜,因為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詩
73:13-14)
然而我們若抽身從神永恆的角度看苦難,就是以永世的眼光看現世,那麼我們就會像詩人、先知、約伯,在進一步深思後,明白神的公義。「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沈淪之中,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詩
73:17-19),「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競、嘴唇發顫、骨中朽爛,我在所立之處戰競。我只可安靜等候…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 3:16-19)
約伯三友
約伯的三個好友,以利法 Eliphaz、比勒達 Bildad、瑣法 Zophar,聽到約伯遭大難,從不同的地方相約而來,為他悲傷、哀哭、安慰,陪他靜坐七天七夜,友情是非常可貴的。他們想要幫助約伯明白苦難的原由,各人憑自己的經歷立場,勸誡約伯。三人各代表一般人對罪惡賞罰的觀念,結果非但沒有解決他的難處,反而增添錯誤,使約伯自憐自義。所以神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晦不明?」(38:2)又說「我的怒氣向你和你的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42:7-8)
以利法 Eliphaz
|
比勒達 Bildad
|
瑣法 Zophar
|
提幔人
(以掃的後代,創 36:11)
(提幔 Teman 在以東於死海之南,
耶 49:7,20)
|
書亞人
(亞伯拉罕的後代, 創 25:24:7-8)
(書亞 Shuah 在幼發拉底河附近)
|
拿瑪人
(拿瑪 Naamah可能在亞拉伯西北)
|
以屬靈經歷為觀點
|
以傳統、古諺為觀點
|
以自認的常規為觀點
|
公義的神,賞善罰惡
|
審判的神,賞罰分明
|
信實的神,必然賞罰
|
只有惡人遭災
若你犯罪你就受苦
|
惡人才會遭災
你應當是犯罪了
|
惡人遭災是應該的
你犯罪了
|
4:7-8
|
8:8-10
|
11:5-6
|
三人的邏輯是神是賞善罰惡、公義正直信實的神,所以約伯的受苦,一定是跟他曾經做過的事有關,所以約伯一定犯罪了。在約伯的朋友發言之前,約伯從不為自己的苦難埋怨神。可是當他被朋友指責犯罪,他在替自己辯護的過程中,面臨一個邏輯的困境:他知道他沒有犯罪,可是他現在身處苦難,那麼以此推理,就是神不公平。然而約伯知道神不會不公平,因此神需要給他一個答案。後來還加了一個年輕人以利戶 Elihu 提供了新的見解,他提出正直人有時還是會有無心之過。受苦不只是懲罰,而是收斂驕傲、管教的功課;可是這也不盡完全。
最後為何受苦真正的答案,不是從哲學思想、或邏輯推理中得來的,而是神彰顯祂榮耀的本性。神沒有直接給約伯答案,但是在經歷神的過程中,約伯自己領會了造物主的智慧與權柄,「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
55:8-9)
約伯三友都是敬畏神的人,各人站在自己對神的認識上與約伯辯論。後來神責備約伯三友對神的認識短淺(42:7-10)、比約伯愚妄,要他們到約伯那裡去獻祭。他們都順服神的指示,約伯也為三位朋友祈禱,所以原本因辯論幾乎破裂的關係重修和好。「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 5:16)
本書大綱
約伯記以約伯與三位朋友(以利法 Eliphaz、比勒達 Bildad、瑣法 Zophar)的對話辯論、後來的以利戶(Elihu)的論點、及最後神的回答,可以分成-
火煉的生命
|
||||||
前言
|
三組辯論(以利法、 比勒達、 瑣法)
|
以利戶
|
神的回答
|
結語
|
||
第一回合
|
第二回合
|
第三回合
|
||||
1-2 章
|
3-14 章
|
15-21 章
|
22-31 章
|
32-37 章
|
38-41 章
|
42 章
|
散文
|
詩歌
|
散文
|
前言 (1-2 章)
-介紹約伯這個人,他富足尊榮,家庭和樂、自律敬虔。這裡作者形容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包括神的讚賞,一共講了三次(1:1,1:8,2:3)。這些字原文的時態,是表示一種持續的狀態。
-然後作者讓我們看到天上的較力。神故意問撒旦從那裡來,顯出撒旦在世上往返的目的,就是彼前 5:8 說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我們看到撒旦雖然墮落了,可是還是在天上,要等到耶穌基督死裡復活升天戰勝牠的權柄,牠才被趕出天庭摔到地上來。(參看:啟 12:5-9)牠的主要目的就是攻擊人,用謊言和欺騙使人遠離神;又在神面前控訴人的不義(啟 12:10,亞 3:1-2)。
-撒旦控告約伯正直敬畏神是因為他享有神的恩典與祝福,是基於利益受惠的原因,不見得是真正純正的信仰,所以神允許撒旦的試探臨到約伯。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撒旦能力的有限(因為他是被造的),他必須向神報告交待(報告行蹤,1:7),他不能看透人的心或預知未來(無法預知約伯的信心,1:11),他的作為不能沒有神的允許(神給撒旦設下界限,1:12),所以屬神的人可以靠著神的力量勝過撒旦的權勢。
-因此撒旦攻擊約伯,他在一日之間,失去財富兒女。然而約伯知道,賞賜、收取都來自神,約伯並不因他所失去的而埋怨神。接著撒旦又以疾病攻擊約伯,他全身長瘡,連妻子都責備他,要他放棄信仰。約伯還是堅守信仰,明白福禍都是來自神的主權。
-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到消息,從不同的地方來安慰陪伴他,靜坐七天七夜。
第一回合辯論(3-14 章)
-約伯因為痛苦,就開始咒詛自己的生日。他的問題是,人生既然要受苦,何必被生?不如早死早超生,這些苦難對我有什麼意義?約伯的牢騷,使得他的三個朋友開始教訓他。
-提幔人以利法第一個發言勸勉約伯,他指責約伯曾經輔導他人,現在自己面臨困境,竟然如此軟弱。以利法的受苦觀念就是,「無辜的人,有誰滅亡?」他自己的屬靈(夜間異象)經歷,使他自稱有從神而來的智慧,他認為苦難是犯罪的直接後果。所以他規勸約伯回轉向神認罪,懲罰管教自會停止。以利法說的不錯,我們犯錯受神管教是有益的,痛苦可以幫助我們成長。但是這不適用於約伯,因為約伯受苦並非犯罪。
-約伯的第一次答辯(6-7
章):他自認沒有違棄神的誡命,但是他因看不見自己的未來還有什麼指望而想放棄生命。他責備朋友沒有愛心,在這時還責備他所沒有犯的錯,完全沒有安慰同情的功效。此外,約伯也向神呼求,厭倦這種痛苦的自己,求神成全讓他死去。他也不禁埋怨神,為何要讓他面臨這種災禍,「為何以我當你的箭靶子,使我厭棄自己的性命?」他把神當作高高在上的旁觀者,沒有憐憫的看著他在痛苦中掙扎。
-書亞人比勒達聽到約伯自稱無辜後,反而更加責備他。比勒達相信神是公義全能的,豈會賞罰不清嗎?表示約伯或其家人一定行事得罪神,所以如今受苦。比勒達的賞罰觀與以利法相同,神是賞善罰惡,約伯最好悔改認罪,得以免災。
-約伯的第二次答辯(9-10
章):他宣稱神的公義與大能是明明可見,自己有什麼立場與之辯駁呢?因為神是聖潔的,人本來就是有罪,既然沒有聽訟者(中保),只好請神開恩。只是他仍覺得自己無辜,只好說神對義人惡人都是一樣。他繼續向神陳情,尋問為何這些災禍來到他身上。
-然後約伯的第三個朋友瑣法發言,他不滿約伯一直堅持自己無過,斥責他自以為義,不瞭解神的智慧。要約伯及時悔悟,必然可以堅固無懼。瑣法的言語嚴苛,指責約伯如同「空虛的人,卻毫無知識,人生在世,好像野驢的駒子。」
- 約伯的第三次答辯(12-14
章):約伯因朋友的苛責,反諷他們自以為聰明。其實那些道理,誰不懂呢?他要將自己的案情,帶到全能神面前理論。他要三個朋友不需對他說教,因為他們狹隘的理念,完全誤解他受苦的原因。他們就好像無用的醫生,判斷錯誤、診療錯誤。約伯重申自己的無辜,感慨生命的短暫與愁煩,要神保守他免過神的忿怒。
第二回合辯論(15-21 章)
-以利法責備約伯說話犯罪,目中無人,自以為是,又對神無禮不敬,正是顯為他有罪的地方。以利法先責備約伯對年長的友人不尊敬,以自己所見所聞和祖先的傳統來教訓約伯,說惡人內心恐懼,然而硬著頸項抵擋神,等於是暗指約伯為惡人。仍然堅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立場。
- 約伯的第四次答辯(16-17
章):約伯責備朋友違反安慰初衷,反而落井下石。要不是他親身經歷這個變故,他也會像他的朋友一樣,在旁邊指指點點。然後約伯向神呼求,他今日落到這個地步,身心靈都被剝裂,還被朋友譏笑,求神還他一個公道。約伯再次挑戰朋友來辯論,因為他已經絕望。然而在絕望中,他仍舊深信義人要持守聖潔的道。人非因蒙福而行義,人當正直、完全、聖潔,才能從神得力。這與魔鬼控告約伯因得福而行義,適呈相反。
-比勒達譴責約伯在口舌上辯論要到幾時呢?他因為認定了約伯犯罪得罰,所以責罵約伯咎由自取、還自我中心、高抬自己的無辜。比勒達列舉惡人的下場,想威脅約伯認罪。
-約伯的第五次答辯(19 章):約伯責備朋友多次攻擊羞辱他,就算他有過犯,也無需遭到如此無情的攻擊。約伯感嘆自己身在孤立的景況,家人、朋友、同胞都離棄他,要求朋友同情可憐他的處境。在絕望中,約伯仍然發出對神的頌讚,「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他深信真相終必顯露,當自己面對面見神時,自己的言語行事是可以交賬的。然後他警告朋友,他們這些論斷人的,反而要謹慎小心。從這段話中,我們看到約伯對生死的看法,從原本「人生不過一口氣」的觀點,進深到對神永恆生命的認識。
-瑣法再次攻擊約伯,說他自誇自大,惡人的福樂都是短暫的,他們的報應和禍患在神的命定下,會突然來到。意思就是指責約伯行惡,所以現在遭禍是應當的。
-約伯的第六次答辯(21 章):約伯要求朋友細聽他的言論,他思想惡人在世亨通享福,就驚惶戰競,他們常常為所欲為,並沒有災禍降臨到他們身上。然而神的智慧誰能測度呢,約伯陳述世上不見得惡人都有現世報。約伯認為朋友的論點沒有根基,世人有很多善人遭禍、惡人當道的情形。朋友們錯謬的道理有什麼證據呢?既是錯誤,又如何安慰自己呢?
第三回合辯論(22-31 章)
-以利法第三次責備約伯,語氣變得越來越尖銳。他強調人的正直並不能帶給神什麼,神的賞善罰惡是必定的,所以他還是指責約伯犯罪遭罰。甚至為了加強他的論點,以利法開始給約伯加上莫須有的罪名,說他為富不仁。再三要求約伯要悔改,神必再次祝福他。
-約伯的第七次答辯(23-24
章):他歎息自己訴苦也被算為悖逆,願意面對面向神陳述。他雖然說看不見神,不過有信心知道是神在試煉他,相信經過試煉後,生命更加成熟純淨。他再次宣稱自己無辜、並沒有偏離神的道,他敬畏順服神的心志並沒有改變。只是神既然對賞罰有定期,也定意如此待他,他也只好接受,可是他心中還是矛盾。因為世上不公平事太多,惡人當道好像竟蒙保守,如果神賞善罰惡,那麼朋友們所說的報應在那裡呢?
-比勒達說神是偉大超越的,有罪的人在神面前如何稱義呢?
- 約伯的第八次答辯(26-31
章):約伯反諷朋友自認是神的代言人,他們有什麼智慧與能力呢,可以代表神來指責他?然後他再次聲明,自己是無辜的,絕不妥協於朋友的指責。約伯陳述自己對神的公義的認識,惡人即使暫時得逞,終究逃不了神所定的裁決。約伯然後頌讚神的智慧深奧,只有敬畏神才能與神的智慧有份。約伯回顧自己昔日的佳景、受神祝福、德高望重、得享榮耀,相比與現今的景況、成為別人的笑柄、身體上的疼痛、卑微至極。他向神呼求,災禍不是應該降在不義的人身上嗎?請神察看他正直的生活。約伯開始列舉他所沒有犯的罪,証明他的清白,也發誓若是自己犯罪,願意承當所應得的後果。
-在這大段經文中,我們看見約伯站在自我的立場,回顧過往光榮、自我欣賞,哀歎現在光景、自艾自憐,感覺受迫委屈、自以為義。
約伯的答辯
|
||||||
對友失望
|
厭惡生命
|
頌神偉大
|
對神埋怨
|
向神呼求
|
||
第一回合
|
對以利法
|
6:14-30
|
6:8-13
7:1-16
|
7:17-18
|
7:20-21
|
|
對比勒達
|
10:18-22
|
9:1-12
|
9:13-35
10:3-17
|
10:1-2
|
||
對瑣法
|
12:1-3
13:1-13
|
14:1-12
|
12:7-25
|
12:4-6
13:24-28
|
13:14-23
14:13-22
|
|
第二回合
|
對以利法
|
16:1-5
17:4-10
|
17:11-16
|
16:6-17
|
16:18-17:3
|
|
對比勒達
|
19:1-5
|
19:25-29
|
19:6-13
|
19:23-24
|
||
對瑣法
|
21:1-4,
27-29,34
|
21:19-22
|
21:7-18,
23-26
|
|||
第三回合
|
對以利法
|
23:10
|
24:1-23
|
23:1-7
|
||
對比勒達
|
26:1-4
|
29-30
章
|
26:7-14
28:1-28
|
30:20
31 章
|
以利戶的見解(32-37 章)
-當約伯與三友辯論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人在場旁觀,這是布西人(Buzi,是亞伯拉罕兄弟拿鶴的兒子布斯的後代,創 22:21)以利戶(Elihu)。以利戶不同意約伯的自以為義,也不同意三友的定罪。他先說明自己不偏袒那方,實在是以自己所知道的誠實說出。
-以利戶責備約伯把自己放在神之上,想要與神爭論。以利戶陳明神是慈愛的神,願意搭救軟弱的人。祂也是公平公正的神,祂是鑒察人心的神,必按各人所作的報應他,神所施的懲罰豈是順著人的心願呢?
-以利戶責備約伯自以為有理,可是神不會因我們的行義或作惡而增減,所以為何約伯定要與神理論來証明自己呢?他呼籲約伯要思想神的屬性和大能,祂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祂是公義的審判官。祂使試煉臨到人,是要使人放下驕傲,開通他們的耳朵得受教訓。所以以利戶認為有時災禍是神的管教工具。
-他最後提醒約伯,神的心意高過我們,是人不能測度的。神大有能力、公平、和大義,他不苦待人。所以人當敬畏祂,不要自以為有智慧。
旋風中的回答(38-41 章)
-在所有人都結束辯論之後,靜默的神說話了,祂沒有解答約伯的疑問,也沒有解釋約伯為何要受苦。祂只是反問約伯,他是否瞭解宇宙萬物被造的奧秘,而苦難正是奧秘中的其一。神的問題是要約伯看清楚祂是誰,又要約伯看清自己在和誰說話。
-神從天象星宿、大自然的循環、動物界的生長、萬物的治理,讓約伯看到自己的渺小、和神的全能與智慧。神對約伯說、要爭辯必須兩者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約伯的智慧與神是天壤之別,他豈能和全智全能的神爭論呢?
-約伯的第一次反應是承認自己卑賤,只好捂口不說、保持沈默。
-神接著又挑戰約伯,能否彰顯公義,不然怎能定神有罪(不公平),而自己為義呢?然後舉了當時有力的動物、河馬和鱷魚,說明如果約伯沒有能力制伏它們,沒有凌駕萬物的能力,如何空談公義?
-神雖然沒有直接回答約伯的問題,但是其實在上述經文中隱含了神的答案。神告訴約伯,祂關心明白所有的被造物;約伯對許多自然界運行的事都不知道,也是在神的眷顧下生存,所以他應該相信神必治理,信靠神的權柄與能力。
結語(42
章)
-約伯的第二次反應顯示他的頓悟,他承認神的大能與權柄,承認自己無知,沒有智慧測度神的作為,求神指示他。「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約伯對神進深的認識,使他羞愧自己的自義與無知,而深深懊悔。
-神指責約伯的三個朋友的論點都不正確,對神的認識還不如約伯,所以要他們到約伯那裡獻祭認罪。以利法、比勒達、瑣法三人都堅持「義人得祝福,惡人得懲罰」的邏輯。他們認為既然約伯受苦,表示他一定犯罪了。神指責他們持有這種錯誤觀點,表示他們對神認識不清。三友都照著神的吩咐作了,約伯也為他的朋友代求,於是神就悅納所有的人,使我們看到神看重關係的修復。約伯後來得到神的雙倍祝福,後來所有的比先前更榮耀,又得以長壽、福樂而終。
義人必因信得生
約伯記背後隱藏的主題是信心。書中記載冗長的對話與辯論,讓我們看到一個敬畏神的人,在碰到突來的打擊時,內心的掙扎與信心的被挑戰。撒旦的工作,就是讓我們懷疑神的恩典。撒旦拿去約伯的所有,認為這樣就可以擊敗他,使他背棄神。
然而約伯雖然自憐自義,甚至想要找神議論,但是他始終沒有在困苦中離棄神。撒旦可以奪去我們的所有,但不能拿走我們的所是。「所有」是短暫的、是外在的;「所是」是內在的,是永久的。
人經過試煉,內在的慾望、意念、驕傲,都要被神純淨如精金,那是我們「所是」的塑造。所以約伯說「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彼得前書說「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為寶貴」,雅各書也說「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所應許的…」
我們從約伯記看到一個人屬靈生命的成長,從對神作為的認識,到對神工作原則的認識,進深到對神自己的認識。其實神並沒有告訴約伯他為什麼要受苦,對約伯來說那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最後認識到神自己、和祂的主權,他願意真心順服神的旨意。這便是保羅說的「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神藉先知耶利米告訴我們,「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穌基督就是我們末後的指望。約伯就是那為我們的過犯受苦釘死的耶穌基督的預表,「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祂是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救贖主。
今天撒旦仍然在神面前控訴我們的罪行,因著神的大愛、耶穌基督的寶血,我們得以憑著信心在神面前稱義。但是撒旦像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我們當儆醒持守。基督徒的善惡賞罰觀,在於寄望神永遠不變的公義;我們的生死觀,是超越今生與時間的定睛耶穌。
一旦面臨挑戰,便知自己是何等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