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2

哥林多前書概論

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在第二次佈道的時候建立的。使徒行傳 18 章記載保羅在哥林多住了一年半。起初保羅週間與亞居拉、百基拉夫婦(Aquila & Priscilla)以織帳棚為業,安息日就去猶太會堂傳講耶穌基督。之後,西拉和提摩太也來同工;然而猶太人抗拒毀謗,保羅就往外邦人那裡去,有許多哥林多人聽了就相信受洗,那是在 5152 AD


哥林多城位於雅典之西約五十多里,在希臘南部的哥林多地峽上。這地峽南北連接歐洲大陸和希臘半島,在愛琴海 Aegean Sea 和亞德利亞海 Adriatic Sea 之間,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所以商業旺盛。哥林多城因此富裕繁華,以奢華宴樂著名。
哥林多是羅馬帝國在希臘南部亞該亞 Achaia 省的省會,是個人口眾多的大都會,各族人都有,還有許多奴隸。城內有大運動場,城外有希臘女神 Aphrodite (羅馬時稱為維納斯 Venus)的神廟,曾有一千多名廟妓。雖然在保羅當時,廟妓已不存在,不過城中放蕩縱慾的風氣還是極盛。當時的說法「哥林多化的生活」(to live like a Corinthian),就是荒淫享樂醉酒的生活。
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是在他第三次宣道旅行住在以弗所的時候(徒 2031),時間上約在 5556 AD。保羅在書信末尾也提到自己當時在以弗所(168),打算後來去哥林多探望信徒(1656)。
當保羅還在以弗所的時候,他從至少兩個途徑知道哥林多教會的情況。第一,是從革來氏 Chloe家裏的人聽到,「革來氏家裏的人,曾對我題起弟兄們來」(1:11)。第二,哥林多教會直接給他寫信「論到你們信上所題的事」(7:1);這信可能藉著司提反 Stephanas、福徒拿都 Fortunatus、和亞該古 Achaicus 帶來的(16:17)。保羅在寫本書前,顯然曾經寫過另一封書信給哥林多教會,「我先前寫信給你們說」(5:9),可惜那封信現已失傳。
哥林多教會建立在一個人口複雜,道德敗壞的大都會,受到許多屬世的衝擊和誘惑,因此教會中出現很多問題。保羅得到這些消息以後,寫信給教會信徒,一方面以福音的真理糾正錯誤(111 章),另一方面解釋和教導信徒在屬靈上的疑問(1216 章)。


本書特色與主題
哥林多前書  1 Corinthians 是一封教牧與管理的書信,針對教會所作的勸責與教導。根據革來氏家人的報導,哥林多教會有紛爭結黨的事,有淫亂的事,有信徒在外與人爭訟的事,和教會守主餐時有混亂的事。書中處理教會的四樣敗壞:分爭,亂倫,爭訟,和淫亂(16 章);也回答了教會的七個疑問:婚娶,祭物,蒙頭,主餐,恩賜,復活,和愛心奉獻(716 章)。
哥林多前書雖然是為處理教會事務而寫,但在處理這些事務的教導中,帶出了豐富而深度的屬靈原則:神所設立的治理教會的原則。教導屬靈原則,勝於只是想出解決事情的辦法。保羅以基督的十字架,信徒應過榮神益人的聖潔生活,和愛的真諦的原則,矯正與教導教會中各種混亂的問題。哥林多前書也因此成為歷世歷代的教會管理宗旨。

高舉基督的十字架
1. 解決教會內部分門結黨的事-基督為眾人釘了十字架(113),惟有基督是教會的根基(3611),眾人都在基督裡領受恩典,何以自誇自大(47)。
2. 解決教會淫亂不潔的問題-主耶穌已經如逾越節的羔羊為我們的罪獻祭,信徒應該分別為聖 (578)。我們的身子是神的聖殿,是耶穌釘十字架重價買贖回來的,不再是我們自己的,因此要用來榮耀神,不可用來放縱私慾(61820)。
3. 解決吃祭物絆倒弟兄的事-信徒的自由是因著基督的十字架得來的,不可濫用自由,要顧及信心軟弱的弟兄,基督也為他而死(8911)。
4. 解決不按理吃主餐的問題-提醒信徒主餐是記念主耶穌的身體為我們捨的,要先自我省察,才來領受主恩(111729)。
5. 解決錯誤信仰的問題-重申耶穌復活的重要與得救的憑據。若是耶穌沒有復活,我們就無法因祂得救,我們就無法因信靠主的名勝過罪惡,那麼我們就仍陷在罪裡,沒有永生的盼望。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151257)。

基督裡的自由-榮神益人
保羅在加拉太書中曾說「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 51),是講基督的恩典與救贖使我們脫離了罪與律法的轄制,那是生命本質上的自由。本書中保羅講到基督徒的自由原則,是應以榮神益人為目標,而不是隨心所欲,任性妄為。
保羅在 810 章因著吃祭物的教導,帶出信徒自由的屬靈原則。保羅說他自己是自由的(9112),可以隨意自己選擇,然而他為了福音的緣故,甘心作使徒的工作,成了眾人的僕人。「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919)。所以保羅以自己的例子,說出信徒的屬靈原則,不是為自己活,也不是為別人活,而是為主活,為基督的福音而活。他說他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也就是說他向神放下自己選擇的自由。
保羅進一步演申,基督徒運用自由的原則,在於是否造就人。「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102324)所以終極目標就是造就神的國度(1133,「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愛的真諦
保羅在林前 13 章寫了膾炙人口的「愛的真諦」的經文,把基督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整個救恩的基礎就是建立在神的愛之上。愛是神的屬性,是神的榮美。約翰福音 3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保羅在後來寫的羅馬書中也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 5:8)
愛是教會在世上彰顯神最好的見證,主耶穌也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 13:35)
林前十三章前三節經文先講到愛的重要;恩賜能力(說方言)、知識信心(先知講道)、善行德行(賙濟捨己),如果沒有愛的根基,是空虛無益的
然後講述愛的本質,神就是愛。(約壹 4:8,16)
「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出 34:6,詩 103:8,145:8,拿 4:2,尼 9:17)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彌 7:18)
「耶和華在他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他一切所作的都有慈愛。」(詩 145:17)

保羅講述愛的本質,是神 agapé 無私的愛,是神無比的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惟有耶穌基督的恩典才能使人在與他人相處的關係中具有這不可征服的善行與無比的善意惟有基督住在我們心裏這種愛心才會活躍在生命之中。

對人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人的惡。
對己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輕易發怒。
本質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範圍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時間愛是永不止息。
愛使基督裡的自由成為無私,愛使我們的行為以造就他人為出發點,愛使我們謙卑彼此順服,愛使我們溫柔忍耐,愛使我們饒恕給予。愛是所有品德的根基,聖靈的果子以愛為首,因為「愛是連絡全德的」(西 314),在本書中也說「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 1313)。
愛是恆久忍耐                                                  忍耐
又有恩慈                                                          恩慈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溫柔,和平,節制
不作害羞的事                                                  良善
不求自己的益處                                              溫柔
不輕易發怒                                                      忍耐,和平,節制
不計算人的惡                                                  恩慈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良善
凡事包容                                                          恩慈,溫柔,節制
凡事相信                                                          信實
凡事盼望                                                          信實,喜樂
凡事忍耐                                                          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忍耐,信實

約翰壹書 412 說「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完全」這個字,5048 teleioó ,字根就是達到終點的意思,也就是愛成全了神在人身上的旨意。

神的愛在主耶穌的十字架上完全彰顯,神的公義在上面完成了,神的慈愛在上面顯明了,神信實的約在實踐了,我們的罪得赦免,轄制得脫離,生命得盼望。保羅以耶穌的十字架,神無私的愛,和基督裡為他人得益處的自由為根基,教導信徒在世上生活的準則。這不僅是對哥林多教會的勸勉,也是每個基督徒生命的指標。


本書大綱
藉著耶穌基督得勝
問安
119
四樣敗壞
-分爭
-亂倫
-爭訟
-淫亂

110421
5113
618
6920
七個問題
- 守身與婚娶
-吃祭物與信徒自由
-女人蒙頭
-守主餐的規矩
-注重屬靈恩賜
-基督的復活
-愛心奉獻

7140
81111
11216
111734
1211440
15158
1612
結尾的勸勉
16324


問安119
-保羅稱信徒為在基督耶穌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人,提醒讀者是受神恩典成為神的子民,蒙召被分別為聖的身分。開頭提到的所提尼,應該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傳道時管理會堂的人。(參看:徒 1817
-緊跟著保羅為教會向神感恩:神給他們的恩賜充足,知識全備。這是哥林多教會的特色,也是他們引以為榮的,所以保羅後面在 1214 章講述有關屬靈恩賜的教導。保羅也提到主再來的期盼,以此提醒讀者要在那日無可責備,鼓勵信徒因著神的信實要堅守信仰。
-哥林多教會其實問題多多,尤其他們對保羅也不是很服氣(後書裡說他們毀謗輕視他),保羅在寫信去糾正之先,仍不忘為教會向神感恩。這段短短的問安中,我們看到保羅以耶穌基督為基石,沒有一樣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是他建立的教會,當時他在他們當中的時間不短;現在裡面敗壞分裂,保羅應該是有些失望的。可是他沒有開頭就責備信徒,還稱他們為聖徒、神的教會, 因為他看重他們是被主以重價救贖出來的(在基督裡成聖,蒙召作聖徒),實在顯出一個牧者的謙卑,與常懷感恩之心的榜樣。

四樣敗壞
分爭110421
-亞波羅原是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人,熟悉聖經,口才很好。使徒行傳裡說他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心裡火熱,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徒 182428)保羅離開哥林多後,亞波羅到亞該亞來傳道,應該是在哥林多教會服事。所以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36
-哥林多教會各自擁護領袖,分門結黨,有人屬保羅,有人屬亞波羅,有人屬彼得,還有人屬基督。保羅生氣的問「基督是分開的麼?」,怎能將神的教會奉人的名各自分派?
-保羅強調福音的中心,是耶穌基督和祂的十字架,不是智慧、口才、神蹟、血統、地位。救恩是神主動給予的,信徒沒有什麼可以自誇的。保羅說明自身在神面前自卑,定意不求人的喜愛,只傳揚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傳講的信息不是憑自己的口才,乃是神的大能。
-哥林多人愛追求智慧,那是屬世的智慧。保羅剖析基督徒所講的智慧,是在聖靈引導下的明白真理,參透神的心意,是靠著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保羅在此提醒哥林多教會,他們自傲有屬靈的恩賜,可是他們的行為反應他們還是屬靈嬰孩。
-保羅針對教會中各擁領袖的分派,說明這些人都只是神的僕人,各盡其職。有人栽種,有人澆灌,叫生長的只有神,因為生命從神而來。這些執事 #1249 diakonos (僕人)只是與神同工,真正的根基應當是耶穌基督。
-本書末尾提到亞波羅,顯然他那時與保羅在一起,而且關係良好。哥林多教會拿兩人作各自跟隨的領袖,是自以為是的做法。因此亞波羅當時也不願再回到哥林多(1612)。保羅在 478 也諷刺了哥林多教會信徒的驕傲自大。
-保羅教導信徒要有正確的態度看待使徒和教師。教會分裂因為崇拜領袖(拿人誇口),其實也是一種暗自自誇的方式,表示自己跟隨的人比較好、比較有學問,受比較重要的人施洗保羅強調所有的教師都是神的僕人和管家,信徒不應比較高下,「貴重這個,輕看那個」;並且嚴重警告他們,「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
-保羅述說自己當使徒只是忠心事奉神,不在乎人的褒貶。然而他以使徒為福音所承擔的苦難,來提醒哥林多教會的富足,提醒他們要效法保羅為福音所付的代價。他以父親的角色來教導勸誡信徒,告訴他們已差派提摩太先去處理教會內部問題,他之後會帶著神的權柄來。

亂倫5113
-教會中有人娶了繼母為妻,這種亂倫不只是摩西律法禁止,即使羅馬,希臘社會也不允許,所以保羅說「連外邦人中也沒有」。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居然包容此等行為,不痛不癢。
-保羅指出教會應該採取懲治行動,執行教會紀律。因為罪行帶有污染作用(麵酵),會使整個教會陷於罪中。
-信徒既然因著耶穌的寶血得救(逾越節的羔羊),生命上就應該純正聖潔(真正的無酵餅)。
-保羅進一步指出,有些明顯的罪(淫亂,貪婪,拜偶像,辱罵,醉酒,勒索)是教會不能包容的,這些行為無份於神的國度。若有人選擇放縱肉體私慾,就應趕出教會。
爭訟618
-哥林多教會中有信徒在法庭上彼此爭訟,從經文中看來應該是指民事財物上的糾紛。保羅認為教會弟兄之間有嫌隙,應該在教會裡面處理,而不是對簿公堂,在未信之人(不義的人)之前沒有好見證。
-保羅斥責他們,聖徒的身分是將來要與耶穌一同作王、審判世界和墮落的天使;比起這屬靈屬天的審判,今生的這些小事,難道沒有權柄智慧審斷嗎?
-信徒之間財物的爭訟,多半是因為貪婪引起,所以保羅指出他們「大錯了」,教導他們應該彼此願意吃虧,因為是主內弟兄,信徒間應以愛人如己的原則相待。

淫亂6920
-保羅又回頭講淫亂的事,從經文中看出,顯然教會裡的人召娼妓,所以保羅責備信徒行淫是干犯神。信徒身子不是屬自己的,是耶穌基督重價贖回來的;所以信徒的身體是屬神的,是聖靈的殿,因此不可干犯自己的身體。
- 因為哥林多城以放蕩縱慾出名,信徒中有些人未信主前的生活也很靡爛(611)。保羅提醒他們,但是他們已經藉著神的靈被洗淨成聖了,就不該再受過去慾望的轄制。不可濫用自由說「凡事我都可行」,既蒙救贖,就該為主而活,在身子上榮耀神。


七個問題
守身與嫁娶7140
-保羅根據哥林多教會的信,回答有關嫁娶和守身的問題。保羅沒有說一定獨身較好或嫁娶較好,主要是要遵行神的命令。婚姻裡的性關係是合法合宜的,能夠守身專心為主作工是好的,但是不是要故意禁慾才表現聖潔;若是不能克制慾望,寧可嫁娶。
-保羅依據耶穌的教導,不贊成離婚。但是若有信仰上的衝突,可以容許不信者離去。但是如果不信的配偶願意維持婚姻關係,就當維持。教會信徒的疑問是信主的一方會不會因有未信的配偶而被玷污成為不潔?保羅根據舊約原則說,不會。反而不潔的因接觸聖物也成為聖潔(出 2937,利 618),所以本書 714 說「因著妻子/丈夫成了聖潔」,又在 716 說可以各人可以因信仰救配偶。
-所以原則是,無論各人處於什麼景況,重點是「只要守神的誡命就是了」。什麼身分蒙召(自由的,為奴的,單身的,已婚的,受割禮的,不受割禮的),仍要在神面前守住這身分,要緊的是聖潔。(71434
-保羅鼓勵信徒時間短暫,世界很快過去731),人活著不應受到世界的事羈絆,無論是已經擁有的、或是渴望擁有的單身可以無所掛慮專心事奉神,有家累難免受到牽絆;但是不要因此受到「定要獨身」的轄制。出嫁也好,再嫁也好,守身也好,都要聖潔殷勤服事主。

吃祭物與信徒自由81111
-信徒尋問曾經當作祭物給偶像的食物,基督徒到底可不可以吃?保羅強調真神只有一位,所以偶像不算什麼,即使拜過偶像的肉也不算什麼,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但是不只是講信心,還要講愛心,所以說「惟有愛心能造就人」。如果基督徒的自由,會造成他人跌倒軟弱犯罪,那麼後果可能會是很嚴重的,可能意味著神的審判。所以信徒的行為必須受到對別人的愛來支配,愛的權利超越個人自由的權利。
-保羅在九章談論他自己如何限制自我的自由,他沒有因為使徒的身分靠教會的支持(他織帳棚供養自己, 沒有靠福音養生),為的是讓基督的福音沒有攔阻。他雖是自由人無人管束,卻願為福音成了眾人的僕人;不自誇自己的出身,不強調自己的學識,向什麼樣的人,他就作什麼樣的人, 都是為福音的緣故。
-吃或不吃祭物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但是保羅用舊約的例子提醒信徒,不要在這事上故意試探神,也不要故意試探自己的信心。因為以色列人領受過神帶領出埃及的恩典,吃過嗎哪,喝過磐石靈水,後來還是在曠野中陷入拜偶像和淫亂的罪中,可見人是如此的容易屈服於試探。所以信徒不要過分自信,自以為屬靈,結果玩火自焚。
-保羅用運動員的比喻告訴信徒,他放棄個人利益,是為得日後的冠冕。他是自我節制,因著愛別的信徒,將神國的福音放在自己的自由之上是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主耶穌也是如此,放下祂屬天的權柄,到世上卑微作眾人的代贖,是為了眾人的救恩。「求別人的益處」是保羅行事取決的標準,所以他勉勵信徒要效法他,願意把造就人當作最重要的,就好像他效法基督一樣。

女人蒙頭11216
-這裡其實是在講聚會時的穿著怎樣合宜,可是保羅藉此也闡述神學論點。在當時的社會裡,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然而在神的眼中,男人女人平等。女人從男人而造,但此後男人從女人所生,在基督裡都為一。「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裡都成為一了。」(加 3:28)
-當時的社會,妓女是不蒙頭的,而女奴和犯姦淫的懲罰是剃頭,所以女人不蒙頭是自取羞辱。男人起初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神的榮耀,所以男人不可蒙頭,不可遮去神的榮耀。而女人從男人而出,有從男人來的榮耀,但在神面前要遮去人的榮耀,所以要蒙頭。
-有關權柄的這段話很難解釋,有兩派說法。1. 在基督裡男女平等,但在教會事奉(禱告、講道)時,要有合宜的禮節(男人短髮,女人蒙頭)。2. 雖然基督裡男女平等,但是女人應該有服男人在屬靈上為頭的權柄,基督是教會和每個人的頭。
-但是原則上這是講到教會聚會時性別的差異以及尊敬自己的頭的問題,這是與當時風俗有關,不是說婦女在婚姻關係中順服丈夫的事。保羅最後強調教會不要以自由為理由而標新立異,應該要照著規矩做。

守主餐的規矩111734
-哥林多教會在用餐的時候,分門別類;有錢的人飽足醉酒、帶來的食物不與他人分享;窮苦的人食物不夠、飢餓在旁,表現出教會裡社交的區隔。主餐的意義在於記念耶穌為眾人受死的身軀,體驗神的愛,以及藉著主餐提醒遵行主的旨意。教會在守主餐時所暴露的問題,正顯示信徒沒有用一種敬虔的態度(不按理)來領受,也沒有遵行「愛人如己」的誡命。
-領主餐前應先審查自己的過犯,以敬虔的心來到主面前,不然便是吃喝自己的罪,原文是2917 krima 審判的意思;也就是說靈性上的軟弱,會帶來肉身上受管教的後果。接著保羅指出教會中有人因軟弱遭受病患或死亡的懲治,這是神的警戒,信徒們要謹慎檢點。

屬靈的恩賜1214 章)
-保羅在書信的一開頭,就稱讚哥林多教會「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又說他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別人的。在一章二章裡,保羅也提到智慧,看得出哥林多教會注重且誇耀他們的恩賜與知識。從十二章的經文看出,哥林多教會顯然認為會說方言是有聖靈同在的憑證,有傾向把這種恩賜視為比其他恩賜更有價值,擁有這種恩賜的人也顯得更屬靈。
-保羅針對這個現象指出,聖靈的恩賜顯在各人,是為叫人得益處。恩賜分為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信心,醫病,行異能,先知,辨別諸靈,說方言,翻譯方言。這些恩賜不同,就好像人身體的各個部位,雖有不同功能,然而同屬一個身體。所以聖靈是一位,主是一位,神是一位,強調主內的分工合作,同心合一。
-雖然恩賜不分高低,然而教會事工的職分,是有不同的重要性。所以保羅列舉:使徒,先知,教師,行異能,醫病,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其中使徒、先知、教師是建造教會根基、負責教導的人,其職責更為重要。
-因為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偏重追求方言的恩賜,保羅接下來在十三、十四章要糾正他們這種偏差。所有的屬靈恩賜(方言,講道,信心,行善),如果沒有愛為基礎,就沒有意義和價值,變成用來自誇和產生優越感的途徑而已,于人于己都沒有益處。人可以做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若沒有真愛的動機,在神看來是“算不得什麼。”
-保羅接下來對「愛」作了千古流傳的偉大詮釋。這段經文展現基督徒的品格,包含了加拉太書中所描述聖靈的果子的特質。保羅提醒信徒不要只追求恩賜的能力,而是要追求生命的本質,愛愛不是恩賜,是聖靈掌權所結的果子,是神生命的彰顯,因為神就是愛。真愛絕不會喜歡不義的事(不討神喜悅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正是保羅在前面幾章經文裡反覆出現的中心思想。 基督徒為了別人的益處,不濫用自己的自由,正是因為愛他人勝過愛自己的表現。
-接著保羅提醒信徒知識、能力、恩賜,終歸無有,只有愛永遠長存,永不止息。從神永恆的眼光看,世上的事都要過去,我們現在以有限的智慧來看永恆的宇宙,是模糊不清的。在世上有永恆價值的只有信望愛,而愛又是其中最大的;因為等到主再來的時候,我們的所信的、所盼望的已經實現,然而我們要在永恆裡同享神的愛。
-由於哥林多教會過度追求方言的恩賜,在聚會時不免造成混亂,保羅針對這個問題,提出恩賜運用的原則,就是必須有節制、有次序,詩歌、教訓、啟示、方言,都當以造就人為前提。說方言是與神的交通,是為自己的;講道乃是造就信徒。教會應該多追求造就整個教會的恩賜,而不是貪慕個人的益處。「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說方言的原則是,有人聽得懂能夠繙出來才說(1428),不然就不造就人,反而嚇跑未信者(1423)。
-最後保羅提到婦女在聚會時要安靜閉口,好像很歧視婦女,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在前面章節中,我們看到保羅贊成婦女講道,禱告(115)。這裡可能是教會中的婦女在聚會中炫耀自己說方言的恩賜,或者聚會中發問發言(會中說話,1435)造成聚會混亂。所以保羅要她們安靜自持、不要搶出頭,要尊重神所設定的屬靈領導地位(男人是女人的頭)。重點是聚會是要按規矩,依次進行。

基督的復活15 章)
-在本書十五章,主題突然從聚會轉到信仰根基,從 12 節看出是因為教會裡有人不信復活的事。保羅針對這個議題,首先強調門徒及福音書對耶穌基督死裡復活的見證,然後述說自己也親身經歷死而復活的主。
-這裡保羅講到四個重要的教義:1. 我們的罪,2. 耶穌為我們的罪受死,埋葬後三日復活,3. 復活的主戰勝罪與死,4. 我們因著復活的主得蒙救贖。基督的復活是基督教的根基,証明祂是神,我們才能因信靠祂的名得救。如果耶穌沒有復活,我們就無法靠他得救,我們就仍然陷在罪中,所傳的福音就是枉然,我們也就和世人一樣沒有指望了。
-聖經中有幾百人見證看過復活的主,在福音書寫成的時候這些人大多都還活著。路加更以科學家的精神「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的道是確實的」,又說 「祂受害之後,用許多憑據,將自己活活的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聖經總共提到十次耶穌基督復活後的顯現,其中有九次是在福音書(對抹大拉的馬利亞,其他婦女,馬忤斯路上兩個門徒,對西門彼得,十個門徒和其他人,十一個門徒(多馬)和其他人,海邊幾人,對加利利五百人,對耶路撒冷使徒),加上這裡保羅說「以後顯給雅各看」。
-在這個基礎上,保羅詳細闡述復活的意義:基督的復活是使世人得著生命、勝過死亡和黑暗權勢過程的第一階段。死與罪從亞當而來,生命與救贖從基督而來。然後保羅講到復活的次序,耶穌基督最先復活,是初熟的果子;然後等到主再來的時候,各人按次序復活。那時在主內已死的先復活(帖前 416),然後當時沒死的被接到雲裡與主在空中相遇(帖前 417),最後在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所有的人都復活被審(啟 201314,「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
-保羅以種子埋在地裡長出新的生命為比喻,指出將來復活的形體,是經過死亡的過程,成為新的屬天的形狀。這個新的身體是屬靈的,所以不是像現在這種必朽的肉身,是可以存活到永遠不朽壞的構造。保羅宣稱這是一種改變,因此死亡對基督徒來說不是終結,而是過程。
-自從罪進入世界,人的結局就是死亡,因為罪的工價就是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藉著死來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撒旦,復活的大能戰勝了罪的捆綁和死的轄制。本章終了保羅向撒旦的權勢宣告勝利,高唱「死阿,你得勝的權勢在那裡?」我們已經靠著主耶穌基督得勝!因此勉勵信徒要看重自己的身分,堅守信心,為主作工,這些勞苦是有永恆價值的。
 
愛心奉獻與結語16 章)
-在保羅的宣道旅行中,曾向外邦教會發起為耶路撒冷貧窮信徒的募捐,加拉太和馬其頓的教會多有參與。這裡教導把奉獻在主日時就收集預備好,不需臨時湊錢。現在教會也是採用這個教導,對於特種事工或宣教的奉獻,在平日收集。
-接著保羅提到他預定的路線,希望過一陣子親自去看望哥林多的信徒,現在先差派提摩太前去。鼓勵信徒要儆醒剛強,憑愛心行事。末尾提到哥林多教會來的同工,都是忠心敬虔的好基督徒,勉勵教會要敬重這些人。


教會
哥林多前書讓我們看到教會內部的軟弱,也正是今日教會常發生的問題:擁戴不同的屬靈領袖(紛爭結黨),包容信徒的敗壞行為 (婚外情、同性戀),高唱個人自由主義,忽略聖餐,敬拜變成作秀,盲目追求靈恩,世俗影響信仰(否認或扭曲聖經)。
教會是一群蒙召的罪人的組合,我們雖然軟弱,卻不能常以罪人作藉口。神要教會以耶穌基督為首,在世上作為一個整體的福音見證,展現神和主耶穌基督的榮耀, 將神聖潔的光輝在社區中如明光照耀,吸引人到神面前來。所以我們與神同工,是神在世上傳揚福音的器皿,將神的道和為罪悔改信靠耶穌得救的信息傳遞出去。
哥林多前書提醒我們,要以金銀寶石建造教會,我們的事工才禁得起烈火的考驗(林前 31215)。在今天各種推動教會成長的學說方法中,我們要經由哥林多前書學習,確保耶穌基督和祂的福音是教會的根基。我們的目標不是成長,而是忠心。除非聖靈引導,沒有人能到基督面前,「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 37)。所以我們若忠心,神就會成就屬靈生命的成長、與真正敬虔的能力,而這些是建立在福音的真理上。
保羅在書尾給哥林多教會的勸勉,「你們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應該是每個教會的運作指南。當我們同心仰望神的時候,我們就逐漸變成主的樣式。當我們定睛耶穌時,教會就顯出聖潔,信心,愛心,健全教義的標誌來。願我們不倚賴世俗的智慧,只將真理的道在教會中表明出來,使神的榮美在我們身上彰顯,讓人看到因此被吸引、被更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