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每日作門徒
作基督的門徒是神的呼召,是信主之人的心志。「門徒」Disciple 是跟隨者、是學生、是深信老師的教導並將其傳揚的人。所以作基督門徒就是全心相信基督十字架上的大能,願意放下自我,認罪悔改,被聖靈轉化改造,並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的人。
在作門徒的生命過程中,我們時常是跟隨者、也同時是帶領者。馬太福音最後主耶穌升天之前給門徒的使命,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救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 28:18-20)我們一方面被人帶領作門徒(受門徒訓練、靈命成長),一方面帶領人作基督的門徒(傳福音、帶人信主),這兩個角色在我們屬靈生命中是持續交迭互換的。
主耶穌傳道的時候曾說「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太 10:38,路 14:27、33)所以作基督的門徒(基督徒)不只是感動決志就好了,而是願意付上代價、全人全心的被轉化、被塑造成新人的樣式。正如先知以賽亞說的「耶和華啊… 我們是泥,祢是窯匠,我們都是祢手的工作」(賽 64:8),又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 2:20)
耶穌所傳的福音棄絕快速、輕率、或膚淺的信仰。事實上,在耶穌傳道期間,祂趕走的人比贏得的人還多。祂告訴人們作門徒的代價(太 10:37-39、16:24,可 8:34-36,路 9:23-25、14:27-33)、不姑息慕道者的自義(太 19:16-21,約 3:1-18),揭開錯誤的動機(約 6:15、26)、警告虛假的信心、和膚淺的委身(太
7:21-22、25:11-13,路 21:36)。 作基督的門徒是在每日生活的抉擇裡,事事尊主為大,完全的降服,是重生、成聖、和最後得榮耀的過程,是一步一步跟隨主耶穌的腳踪行的委身。
1. 作門徒是關乎你的定睛 It’s a matter of focus
門徒的原文(mathétés,3101)就是學習者、學生的意思。我們到底在跟隨誰、向誰學習、學習什麼,這是我們要問自己的問題。我們常不自覺的將「救主」和「主」分開來。我們願意承認自己需要救恩,卻不願在生命中交出主權,然而得救和作門徒的委身是不可分割的。我們不是自己「使」基督為主,而是祂本來就是主。對這個主權認識不清的人,是無法作真門徒的。
耶穌自己在傳道時也不斷提醒群眾要捨己、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隨祂。一位神學家曾說,在艱難遭迫害時,人要作基督徒必會仔細思量作門徒的代價。然而在平順優裕的環境中,因為要付的代價看來不大,所以人們隨便接受基督的名,生命卻沒有經歷徹底的被轉化。
在當今的世界中我們「跟隨」什麼?時尚、成功、名利、地位、讚許…,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微信…,或是忙碌的事工、屬靈的驕傲、團契的溫馨… 耶穌對我們傳講「悔改相信」的福音,也對我們發出「跟隨我」的呼召。我們的信仰時常停在「悔改相信」的地方,卻很少真正在每日生活中跟隨主,我們還是憑著自己的意志、思維、血氣、慾望,在生命各樣的抉擇中行事。
我們不自覺得變成假冒為善,以一種假象自圓其說、看待自己。我們面對耶穌「捨己」的呼召作出選擇性的回應,或者捨了容易捨的,或者捨了不該捨的,我們在知識上進深,卻在靈命上空乏。
我們帶著私心來跟隨耶穌,為了得著什麼(安慰、平靜、名聲、讚許…),這種信心只是粗淺虛偽的,看似敬虔卻是粉飾,因為終究還是以自我為中心,並未交出主權。只有當我們深刻體認各各他道路呼召的真正意義時,才能作真門徒。
有人曾說,即使傻子在天堂和地獄兩者中也會選擇天堂,難的是在今生(世界)和天堂中作選擇,多數人會選擇世界。因為世界中的「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今生的驕傲」(約壹 2:15-16)都是來滿足自己的,是自己作主作王。在走天路的過程中,我們作基督的門徒,需要每日治死自己的肉體,時時將自己與基督同釘十字架,這若非我們定睛基督、全心跟隨祂,是無法憑己意做到的。
2. 作門徒是關乎你所結的果子 It’s
a matter of fruits
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總會有人來嘗一口我們生命的果實。那麼,我們作基督門徒所結出來的果子到底是什麼滋味呢?主耶穌說「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他來… 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 6:43-45,太 7:17-20)
結出果實是農耕的目的,也是救恩的標誌。聖經裡常用結果的比喻來形容與神的關係,詩篇第一篇講述一個生命與神連接的人,就好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詩 1:2-3)。在以賽亞書中先知責備以色列本為神親手栽種的葡萄園,卻離棄神結了野葡萄(賽 5:1-7)。主耶穌在傳道時也講撒種、果樹、麥子稗子的比喻(太 13:8、23、36-43,可 4:8、20),來提醒信徒關於新生命的實質。啓示錄中更是用兩種農業收割的場面(啓 14:14-20),來描述神的審判。雅各書的作者勸誡信徒沒有果實的生命,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自己的相貌(雅 1:23-24)。這正是將「救主」與「主」分開,只是膚淺的承認相信,卻沒有真正的跟隨,讓生命被改變,以至於沒有結出果實。
主耶穌講到兩種果樹的時候,接著提到「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在他處也提及「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太 15:11, 可 7:15、18),雅各書也用了頗長的篇幅勸誡信徒要勒住口舌(雅 3:1-12)。我們的口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打擊拆毀人,這是內在生命最容易識別的地方,因為我們的口反映我們的內心景況。節制
Discipline 一字的字根正是出於Disciple,是為了跟隨和深信老師的教導而有的約束力,是勝過自己肉體情慾的得勝生活。
此外,生命中是否彰顯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正是我們是否作門徒真偽的檢驗。這就是救恩的目的:將一個人完全改變過來。雖然我們無法靠好行為換取救恩,是神白白的恩典,是因著信而稱義,但是我們的行事為人是真信心的重要確據。
施洗約翰告訴眾人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路 3:8),主耶穌也說「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約 15:4-5)果子是生命自然成長的結果,不是外表的模仿與做作。稗子看起來很像麥子,但不會結出麥穗來。麥穗是作門徒定睛耶穌學習師傅慢慢轉化的生命成果,也就是基督在我們身上,藉著聖靈的工作,塑造成我們的品格。
當我們信主後,就彷彿穿戴了一件鮮明的外衣宣告自己是基督的門徒,我們周圍的人就以此評斷並認識我們所跟隨的主。因此使徒保羅提醒我們「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弗 4:1),又勉勵我們「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到表明出來。」(腓 2:15-16)這正是門徒的定義:跟隨者、學生、是深信老師的教導並將其傳揚的人。
3. 作門徒是關乎你建基於何處 It’s a matter of foundation
在路加福音第六章(46-49 節,參考:太 7:24-27),主耶穌教訓跟隨者,說「你們為何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而行呢?」接著用兩種根基的比喻,來提醒信徒的生命要建基何處。我們的信仰如果還停留在只是稱呼主啊主啊的景況,我們的信心是可能建在沙土上的,試煉一來、苦難一來、挑戰一來就搖動倒塌了。我們開始怨天尤人、自哀自憐、喪氣失望、遠離神。
現代福音信息中常有一種「照我本相」的混淆教導,很多人錯誤的相信,我們可以「照著本相」來到耶穌這裡接受救恩和永生,然後走開繼續照原來的「本相」生活。儘管耶穌的救恩的確是白白賜下,我們除了照著本相無法用任何行為功德來換取,但是並不表示作門徒的生活就是「依然故我」,或者我們還在生活中時常選擇體貼肉體,又自找藉口說是這些軟弱是我們的本相。信心與順服是不可分的。耶穌說「你們為何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而行呢」,或者可以說,你們為何稱呼我主啊、主啊,卻只選擇性的遵我的話而行呢?
真信心中一定有順服和忠心,是專注某人充滿信靠,也同時在行為上回應被值得信任。正如一個學徒向師傅學習手藝,師傅叫他所做的所有雜事(砍柴、挑水、掃地、負重…)他都相信是習藝訓練的一部分,全心全意做好,這樣日以繼夜就逐漸練成師傅的功夫。這是信任、忠貞、堅定、忠心、相信、可靠… 將這些主動、被動的意義連接起來,就是作真門徒,就是主耶穌所說最大的誡命「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也就是耶穌在傳道期間常用「忠心的僕人」的喻意。(太 24:45-51、25:14-30,路 12:42-48、19:12-27)
信心不是一項實驗,真門徒的內心必委身要日日漸像耶穌,這是信服和信靠師傅的態度,是根植於主耶穌的教導和對聖靈的順服上。同時,神給我們的恩典也每一天都是新的,「每早晨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哀 3:23)作門徒是立志讓耶穌在生命各方面掌權,切斷對自我、對世界的愛慕,封住逃避找藉口的門,除去試煉來到時的退縮後路。
耶穌要人捨己來跟從祂,這是救恩福音的邀請。被呼召來作門徒的,是要全人的委身,是謙卑的學習者,是建基並定睛在主耶穌身上的。真門徒在愛中沒有懼怕,在生命路程的各點中與基督同行,跌倒了起身再前行,是手扶著犁不回頭看(路 9:62),他們的信心既不脆弱,也不是短暫的;而是充滿活力、喜樂、盼望,對救主耶穌的委身不斷增長,「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 3:12)
Jesus of
Nazareth always comes asking disciples to follow him--not merely "accept
him," not merely "believe in him," not merely "worship
him," but to follow him: one either follows Christ, or one does not. There
is no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the faith, no realm, no sphere, no business, no
politic in which the lordship of Christ will be excluded. We either make him
Lord of all lords, or we deny him as Lord of any.” ― Lee
Camp, Mere
Discipleship: Radical Christianity in a Rebellious Worl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