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6, 2023

雅各書概論


(2023年四月更新)


作者
本書作者自稱是「主耶穌基督的僕人雅各」,雅各 James 的希伯來字就是 Jacob。新約聖經裡,名叫雅各的起碼有三個。一個是西庇太 Zebedee 的兒子雅各,他是約翰的兄弟,他是第一位殉道的門徒。另一個也是耶穌的門徒,是亞勒腓 Alphaeus 的兒子雅各,他是達太(又稱猶大)的兄弟。還有一個雅各,是在福音書中提到的「這不是木匠的兒子麼?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麼?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西門、猶大麼?」(太 13:55,可 6:3),就是指耶穌肉身的弟弟雅各,又稱「小雅各。」(「還有些婦女,遠遠的觀看。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撒羅米。」可 15:40)
雅各在耶穌傳道期間本來是不信的(參看:約 7:2-5),直到耶穌死而復活,他才相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他成了初期教會的重要領袖,並自稱「主耶穌基督的僕人」。在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雅各的重要地位,在彼得下監得神搭救後,叫人通知雅各(徒 12:17);保羅在悔改信主後到耶路撒冷見的人,就是彼得和雅各(加 1:19);在耶路撒冷公會辯論外邦人需不需要受割禮的時候,是雅各作總結(徒 15:13-23);保羅在第三次宣道後回到耶路撒冷被猶太人設計陷害,也聽雅各的建議行事(徒 21:18-26)。保羅在書信中說,雅各與彼得、約翰同稱為教會的柱石(加 2:9)。因為西庇太的兒子雅各是門徒中最早殉道的(徒 12:2-3),所以雅各書的作者應該是耶穌的弟弟雅各。
據猶太人史學家約瑟夫 Josephus 說,雅各在 62 AD 被法利賽人、文士、祭司,要求在公會中否認耶穌是基督,雅各拒絕,結果被石頭打死。據說他臨終前也像耶穌在十字架上求的「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寫作對象、時間、地點
雅各書註明是給「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書中猶太傳統濃厚,提到會堂中集會,一般學者認為是在司提反遇害後,教會受到迫害時散居在各處的時候寫的,寫作地點是耶路撒冷,時間大約在 45-50 AD,那麼雅各書可能就是新約聖經中最早的書信。但鑑於希臘文筆精湛,也可能是口述之後有人代筆。

本書特色與主題
有人稱雅各書為新約的箴言書,其中反覆提及智慧,教導基督徒在世生活的實踐。當時信主的猶太人熟讀經書、熟悉律法,覺得現在又得耶穌真理、自以為敬虔,又加上受傳統與世俗私慾的影響,沒有活出聖靈帶領的新生命。所以雅各寫書信給信徒,勉勵他們要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要有行為印證他們的信心。
主耶穌給我們的大誡命: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和愛人如己,都是需要信徒在每日生活中實行出來的。基督徒生命是一個「展示與說明」(show and tell)的生命,這就是雅各書要強調的,信心需要在行為上實現出來。
這是一本嚴厲的書,雅各書用各種不同的筆法(反問、似乎矛盾、虛擬對話、提問、命令、描繪、舉例、直接針對讀者、嚴厲指責、鮮明對比、引述)要求讀者審查自己內在的生命,檢視自己在各方面(信心、試探、待人、口舌、錢財、智慧、世俗…)是否遵行基督的教導和神的指令。

雅各書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很多教導與耶穌的登山寶訓相似。
主題
雅各書
登山寶訓(馬太福音)
使信徒成全完備
1:4
5:48
神是厚賜的神
1:5、17
7:11
控制怒氣
1:19-20
5:22
虛心的人有福了
2:5
5:3
憐恤人的必得憐恤
2:13
5:76:14-15
什麼樹結什麼果子
3:12
7:15-20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3:18
5:9
不能事奉兩個主
4:4
6:24
清心的人有福了
4:8
5:8
哀慟的人有福了
4:9
5:4
不論斷人
4:11-12
7:1-5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
4:13-14
6:34
當積聚財寶在天上
5:2
6:19-20
不可起誓
5:12
5:33-37


雅各書強調信心若沒有行為是死的(2:17),這和保羅說的因信稱義是否衝突呢?
保羅的「因信稱義」
(羅 4:1-11
雅各的「行為見證」
(雅 2:21-25
人是因著信心在神面前稱義
人是因著行為在人面前見證神
稱義是神的恩典,不是靠人的行為,使我們無可自誇
有行為的印證,証明信心的真實
亞伯拉罕、喇合因著信,但有行為並行,所以稱義
因著信靠耶穌的名,在神面前得永恆的身份
因著行為,在每日生活中見證耶穌的樣式
就是保羅在羅馬書6:4所說的「新生的樣式」
因信稱義與行為見證並行
信心是種子,是根基; 行為是果子,是工程

保羅、約翰也說到行為,「將來各人照自己的功夫,得自己的賞賜」(林前 3:8),「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 5:20),「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 2:12),「行義的才是義人」(約壹 3:7)。基督徒的好行為不是得救的途徑,而是信心的實踐。我們好行為的動機是為披戴主耶穌,與蒙召的恩相稱,作神光明無瑕的兒女,顯出神的榮耀。
保羅在以弗所書2:8-10中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正是如此。
We are not saved by good deeds, but we are saved for good deeds, and we will be judged by our deeds.


本書大綱
信心生活的表現
經文
信心

行為
1:2-18
受試煉的信心
外在的—經過試煉得以成全完備
內在的試探—出於私慾
->
行道的動機
信心的印證
1:19-2:26
聽道要行道
不行道是自欺
->
行道的重要
信心因著行為得以完全
3:1-4:12
敬虔的生活
勒住舌頭、沒有紛爭、不與世俗為友、抵擋魔鬼、親近神、不批評論斷
->
行道的實踐
過聖潔討神喜悅的生活
4:13-5:12
死的信心
不行善就是罪
->
行為的審判
堅固忍耐等候主來
5:13-5:20
信心的果效
彼此認罪、為受苦疾病禱告、為國家福音禱告、挽回失喪的人
->
行為的功效
叫罪人回轉


受試煉的信心 (1:2-18
若接受雅各書是在基督徒遭逼迫四散的時候寫的,那麼雅各書一開始就講試煉,就容易明白了。雅各在開始就挑戰我們的邏輯和心態——信徒在試煉中要喜樂。雅各指出基督徒生命中的困境是不可預知的(落入),是多樣的(百般),是有目的的(信徒品格的塑造—淨化信心、增加耐心、幫助成熟)。
我們在困境中容易產生懷疑,故此要尋求神的智慧, 憑信心專心求告神。何謂缺少智慧:不知為何發生、不知如何面對、不知如何解決、作出錯誤選擇。疑惑者容易離開神,智慧來自信靠,正如彼得在約翰福音6:68中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跟從誰呢?」雅各書勉勵我們:即使我們不盡明白,也要憑著信心經過試驗。因為——1. 困難可以淨化我們的信心,正如約伯說「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 23:10)2. 困難可以增加我們的耐心,「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來10:36)3. 困難可以幫助我們成熟,使我們能夠成全完備、毫無缺欠,「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試探 temptation (#3985 peirazó )是從我們的私慾開始,一步一步誘惑我們,生出罪來,最後進入死。我們以為試探來自我們身旁的事物,事實上試探來自我們的內心。撒旦利用錯覺來迷惑我們,使我們在試探中產生懷疑,最後使我們遠離神(私慾—罪——死,參:創 3:6)。
相對的,各樣的美善是從神而來的,神的屬性永不改變。神不試探人,神容許我們經歷試探,使得我們能夠得益處、得著生命的冠冕(參:羅 8:28)。試煉迫使我們選擇,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都有屬靈的意義(spiritual significance)。品格的塑造始終是關乎選擇。我們選擇遵從神的旨意就成長,選擇體貼自己的血氣就犯罪。神容許試煉,使得我們更加親近祂、倚靠祂、仰望祂。
反思:God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our character than our comfort.
故此我們面對試煉的態度應當:1. 以為大喜樂——喜樂是一種選擇、是一種順服、是一種定睛。2. 求得智慧——憑著信心不疑惑。3. 信靠神——因為知道祂賜應許給愛祂的人、在祂沒有轉動的影兒、神幫助我們經過試驗。


聽道要行道1:19-2:26
「聽」(hear, listen,希臘文 #191 akouó,希伯來文 šəma‘)是聖經反覆出現最重要的字之一,聽是愛的表現。人的本性是只聽自己想聽的,故此,神、先知、主耶穌、使徒不斷地呼籲我們要留心聽,「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那個聽是除了聽見之外更進一步的「聽從」(希臘文#1522 eisakouó,listen intently),是仔細聽並遵行的態度。
我們蒙恩得救後的責任是「脫去」(lay aside)一切的污穢和邪惡,和「領受」(receive)那所栽種的道(1:20)。聽道不行道是自欺。耶穌在傳道的時候也說「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阿,主阿,卻不遵我的話行呢?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路 6:46-49)約翰壹書也說「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約壹 1:4-6)人的行為定義他是怎樣的人。不勒住舌頭、不關心社會弱勢、隨世俗潮流之人的敬虔是虛的。
反思:聽到道而不行,其實並沒有真正領會那道。(Understanding the word, but not practicing the word, is not knowing the word at all.)
雅各接著提醒我們不要以外貌取人、不可偏頗待人(partiality,favoritism)。當時的社會有階級觀念,我們現在也常容易以教育程度、家境財富、能力權力、社會地位…等來待人。路加福音18章裡法利賽人與稅吏的比喻,讓我們看到我們常帶著比較之心評論人。主耶穌要我們以神的眼光看待人(沒有種族、男女、貴賤之分),服事那些無法回報你的人(參:路14:13-14)。既然我們蒙召在世上作鹽作光,我們就當反映出神的平等、公義、慈愛,實踐愛人如己的誡命。
雅各以律法提醒信徒,偏頗待人便是犯罪。犯罪不論大小多少,都是罪人,因此世人無一人可以靠守律法得救(參:羅 3:20-23)。律法是為叫人知罪,帶人來到耶穌面前,認罪悔改得救恩得釋放,所以這裡說「使人自由的律法」。基督徒的行事為人,應該是遵行耶穌的教導(順聖靈而行),我們將按各人所行到神面前交賬。我們得恩典是出於神的憐憫,使我們在神的審判前因信耶穌的名而坦然無懼(憐憫向審判誇勝);所以我們也當以憐憫待人。(參看: 太 5:7,6:14-15)
雅各再次重申信心若沒有行為印證、就是死的。這段經文中提到四種信心:
1. 無益的信心—是無法得救的(2:14,20)耶穌說「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 7:21)
2. 鬼魔的信心—只是認知上的,與神沒有生命的連結(2:19,參看:路 4:34)
3. 虛浮的信心—只是嘴上說說,沒有行為(2:15-18)約翰壹書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約壹 3:18-19) 
4.真實的信心—信心與行為並行,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這裡和希伯來書都指出:亞伯拉罕、挪亞、摩西、喇合…的信心,都在他們的行為上印證出來)。保羅在以弗所書中說「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為是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 2:8-10)


敬虔的生活3:1-4:12
雅各接著提出基督徒的敬虔首先應在言語的節制上表現出來,尤其是那些做師傅、教導人的人。雅各說「若有人在言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可見勒住舌頭的難處。接著他用六種東西來形容舌頭:嚼環 bit、舵 rudder、火 fire、毒氣 poison、水 water、樹 tree。耶穌基督也提醒我們「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太 12:34-37),又說「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太 15:11、18),嚴重警告我們在言語上的敬虔。箴言書裡說「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箴 18:6-7)雅各書提醒我們,人若不制伏舌頭,那稱頌神的口、也用來咒詛人,就是假冒為善(參:太12:13)。我們必須謹記:我們的言語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我們的言語反映我們的內心,別人從我們的言語來認識我們所信的神。
好的教師必須有好的行為相稱,那就是溫柔的智慧(meekness of wisdom)所顯出的善行。當人心裡所想的是自己時(self-seeking),必然對他人產生嫉妒、競爭之心,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苦毒、自誇、說謊。那是屬世的、屬情慾的、屬黑暗權勢的。反之,屬天的智慧查驗自己行事的動機,表現出清潔、溫良、憐憫的心,結出義果。這裡有三組對比:假冒(表面)——品格(實質);比較(分爭)——滿足(同心);私利(驕傲)——神的旨意(謙卑)。
不隨私意。延續之前所說的追逐私利,雅各在第四章提到私慾(desire)、世俗(world’s value)、魔鬼(Satan)是基督徒的三個仇敵。私慾引起爭鬥、貪戀、殺害、嫉妒、和妄求(4:1-3)。雅各書勉勵我們——不貪愛世界,與世俗為友是屬靈淫亂(耶 2:3,太 6:24),這就是本書1:8所描述的「心懷二意」的人。約翰壹書 2:15-17也勉勵我們,「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詩篇二十三篇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I shall not want),當我們甘心在屬靈的大牧人照管之下,我們就不必追逐私利,因我們以神為樂(賽 61:10,羅 5:11)、一無所缺(詩 34:9,尼 9:21)。故此抵擋魔鬼的方法:就是順服神、親近神、定意抵擋、在主面前自卑、手潔心清、為罪愁苦憂傷、不自傲論斷人。雅各書與箴言新舊呼應,提醒信徒要追求屬天的智慧,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靠自己的聰明,要敬畏神、遠離惡事。(箴 3:5-7,6:21-22,9:10)


死的信心4:13-5:12
自誇的心是死的信心,雅各書提醒我們不自作主張。四章13-16節描繪一幅自以為是的驕傲心態,對比於路加福音十二章16-21節主耶穌的比喻。「不要為明日自誇,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 27:1)。自滿就是不倚靠神自行計劃,自滿就是不認識人生的無常,自滿就是不承認需要神,自滿就是張狂誇口。
不行善的心是死的信心,是違抗神的旨意,沒有盡基督徒的本分,就是罪了。「為是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 2:10)「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裡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約壹 1:6)所以聽道就要行道,知行合一是神的命定。
定睛財富的心是死的信心。雅各書四章最後講到張狂誇口,接著第五章講財富,警告物質富足的人不要自滿自誇,在財富中嬌養私慾。「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前 6:17) 我們若在世上富足,是神的恩典(雅 1:17),就當用我們所得的資源行善,使我們在主裡富足,積聚財寶在天上。
不能忍耐持守的信心是死的。雅各用耕種時節來勉勵信徒長期忍耐,等候主來。鼓勵信徒在困難失敗中,不彼此埋怨指責。在為義受苦並在被誤解時要忍耐,不要亂發誓言。等待不是消極的無所事事,而是積極的工作並等候神的帶領。正如農夫,在辛勞耕種的過程中,定睛並等待收成的出產。等待是出於盼望,「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雅各以先人(眾先知、先前忍耐的人、約伯)作為我們的榜樣,勉勵我們「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信心的果效5:13-20
信心在禱告中生出果效。雅各指出我們當為我們身心靈的軟弱(情緒、病痛、靈命)禱告,這種禱告不是懷著期望或也許心態的,而是有把握並出於信心的果效。「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 11:24)但這不是說禱告的果效取決於我們信心的多少,而是出於神的大能和祂的話語。換句話說,是神的應許使得我們以信心的禱告回應。雅各也指出以利亞和我們一樣是人、有性情、有軟弱,鼓勵我們當為社會和國家禱告。重點還是神的應許,我們只需有芥菜種那樣小小的信心,就「凡事都能。」(參:太17:14-21,可9:14-29)
有信心的生命是可以超越靈性的軟弱,使迷失的人回轉。「迷失」原文(planaó)是離開軌道的意思,是英文星球(planet)的字根,是指幾乎放棄信仰,是希伯來書六章所說「蒙了光照、嘗過天恩」卻離棄道理「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的人。「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 6:1),「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 10:12)。雅各在本書的結尾,提出我們挽回迷失之人的動機和殊榮,救一個人的靈魂,是每一個身為祭司的基督徒的責任(參:約3:16)。雅各書要我們自省反思:我是個怎樣的信徒?我的信心建立於何?我的敬虔是真實的嗎?我與別人如何相處?我是否關心別人的靈命?


結語
雅各書中的信、望、愛
試煉中以為大喜樂
1:2-4
得生命的冠冕
1:12-18
勒住舌頭
1:263:1-12
求屬天的智慧
1:53:13-18
忍耐等候主再來
5:7-12
看顧他人
1:272:15-16
不心懷二意,全心順服神
1:84:1-105:1-6
不偏頗待人
2:1-105:4-6
要行道實踐信心
1:22-252:14-263:17
不論斷、批評、嫉妒
4:1-2、11-125:9、12
彼此認罪,互相代求
5:13-16
用愛挽回迷失的人
5:19-20

雅各書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言行舉止中查驗我們的信心。 我們的行為反應我們內在的生命,我們既是耶穌的門徒,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活出主的樣式。「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 6:4)

雅各書是我們信心的查驗工具:
1. 我們面對試煉的態度 (1:2-11)
2. 檢視試探的來源是否來自我們的私慾(1:12-17)
3. 信心的查驗—是否愛心待人不偏頗(1:18-2:8)
4. 信心的查驗—是否有從上頭來的智慧 (3:1-18)
5. 信心的查驗—是否敬畏神。敬畏神的不貪愛世界,敬畏神的親近神、潔淨自己、在神面前謙卑,敬畏神的仰望神、不自作主張。(4:1-16)
6. 信心的查驗—是否將所聽的道,在生活中行出來 (4:17)
7. 信心的查驗—是否自滿富足,看重屬世的財富勝於屬天的財寶(5:1-6)
8. 信心的查驗—是否忍耐持守,等待主來,不埋怨指責,為義受苦,不自辯(5:7-12)
9. 信心使禱告發出力量(5:13-18)
10. 信心的查驗—超越靈性的軟弱(5:19-20)

約翰壹書 2:4-6 的教導「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凡遵守主道的,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正是雅各書的中心思想。我們行道是愛神的表現,是聽道的實踐,是與神相交生命的彰顯。雅各書實在是我們每個基督徒省察信心的手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