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1, 2025

詩篇概論


(2025年三月更新)


詩篇共有詩歌一百五十首。詩篇的希伯來卷名為 tehillim,字根與哈利路亞(hallelujah)相同,就是讚美的意思。詩篇在希伯來聖經中屬聖卷。希伯來文舊約聖經是以三部分組成:律法書 Torah 、先知書 Navim 、和聖卷 Ketuvim(或稱文集)——律法書是摩西五經,先知書有八卷,分前後(或上下)。前先知書是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上下、列王記上下;後先知書是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和十二小先知書。聖卷主要是詩歌文學,共十一卷,是詩篇、箴言、約伯記、雅歌、路得記、傳道書、耶利米哀歌、以斯帖記、但以理書、以斯拉/尼希米記、歷代志。

詩篇在我們現在的聖經,根據舊約的希臘文譯本七十士譯本編排,是放在智慧書(約伯—雅歌)裡面。詩篇的英文名稱是 Psalms,來自希臘文的字 psalmos,是從希伯來文 mizmor 這個字來的。Mizmor 經常見於個別詩篇的標題中,是「用絲弦樂器伴奏的歌。」

詩歌體裁是以色列民自古以來常用的寫作方式,是個人或百姓對神的呼召的回應。詩篇中多為大衛的詩,其他作者如亞薩,以探,希幔都是大衛宮廷裡的樂師(代 15:17-19,16:42,代下 5:12),在聖殿裡歌頌敬拜神(代下 29:27)。詩篇中最早的詩是摩西在曠野寫的(詩 90),晚期的有被擄回歸後作的(詩 137)。所以詩篇的形成歷經數百年,是以色列民與神之間關係的相簿,彰顯出以色列民族在歷史的過程中,面對神的經歷。詩篇中所描述的喜樂、哀傷、掙扎、恐懼、拯救、盼望…等情懷,都一一將我們帶到神面前。加爾文稱詩篇為「靈魂所有部份的解剖學」,他認為沒有其他書卷可以像詩篇提供這樣的靈性淨化作用。


詩篇的作者可歸納成:

作者
卷一
1-41
卷二
42-72
卷三
73-89
卷四
90-106
卷五
107-150
總數
摩西



90

1
大衛
3-32, 34-41
52-65, 68-71
86
101, 103
108-110, 122, 124, 131, 133, 
146-150, 138-145
75
所羅門

72


127
2
亞薩

50
73-83


12
可拉後裔

42-49
84, 85, 87


11
希幔


88


1
以探


89


1
佚名
1-2, 33
66-67

91-100, 102, 104-106
107, 111-121, 123, 125-126,
128-130, 132, 
134-137, 
146-150
47

註:視 9 和 10 為同一篇,42 和 43 為同一篇,70 和 71 為同一篇。


詩篇對於個人或教會,都有很多特有的價值:
1. 詩篇中有很多向神禱告呼求的歌,聖經多是神對人說話,詩篇是人對神說話,是人與神在靈魂深處的相交

2. 詩篇中的讚美是人對神的渴望與感動。我們讚美神的慈愛、神的信實、神的掌權、神的供應、神的保護 、神的公義、神的創造、神的啟示…這些激起我們對神屬性的認識

3. 詩篇激發信徒對神國度的盼望。詩篇幫助我們看到神的掌權與計劃,轉化我們對自己和對世界的看法與視野。

4. 詩篇連結舊約與新約聖經。詩篇中對彌賽亞的預言,以色列民對基督來臨之前的等待與信心歷程,見證了耶穌基督的身份。新約引用最多的舊約書卷就是詩篇、以賽亞書、創世記、申命記。早期教會新約書信中常常引用詩篇,就是根據耶穌的使命與工作來理解詩篇。


詩篇依照詩歌內容、可分成
1. 智慧詩 Songs of wisdom「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智慧詩代表信仰在思想和方式上的彰顯與反思。智慧是一種世界觀,是對人生和人生問題的省思,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出來。智慧來自對神的順服信靠,智慧詩在告誡、訓誨、和比喻中,描述人敬畏神的心。(1,32,34,37,49,73,112,127,128,133)

詩篇第一篇——從敬畏神得智慧
本詩一開頭就提出智慧人的形象——謹慎自己的抉擇、明白自己的定位,不隨波逐流、不與罪惡為伍。除了消極的「不從、不站、不坐」之外,更是積極的「喜愛律法、晝夜思想、栽在水旁」。這是一副根植於神、或根植於世上其他事物的對比。紮根的部分在下面,是表面上看不見的,卻影響其整個生命與結果——站立得住還是吹散滅亡。
然而這些不是規定或教條,而是根植於何處、是一種關係的結果。箴3:20說「於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你所思想的必塑造你的生命,你所為伍的必成為你的未來。

詩篇第十九篇——從受造界得智慧
神以祂所造的世界來彰顯祂自己。詩篇十九以一天日出日落的景況來描述神的創造,彰顯祂的次序、榮美、連貫性。C.S. Lewis 認為詩篇十九篇是詩篇中最偉大的詩,它從創造走向救贖,從世界走向律法,從天上走到地上。「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在律法之下,沒有一個義人。
保羅在羅馬書1:20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神始終在向我們說話,詩人在19:7-14說——神的律法能甦醒人心、神的法度使人有智慧、神的訓詞能快活人心、神的命令能明亮人的眼目、神的道路永存、神的典章公義。

智慧詩中也包含許多提及神的律法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
律法詩(Torah)顯示人的敬虔,選擇遵行神的旨意、走義人的道路。律法詩探討神在過去的作為(或稱神的道路),神的屬性(良善正直、公平),神的話語(真理、誡命)。整本詩篇以「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為起點,默想神的律法是開啓有福人生的鑰匙,這種態度在整本詩篇中不斷出現,其中以詩19 與詩119 為高點。詩篇 119 用了詩篇1 和 19 的觀念,將律法的本質闡述無遺。
(1,18,19,25,33,68,78,81,89,93,94,99,103,105,111,112,119,147,148)

詩篇第一百一十九篇——從敬虔和遵行神旨意得智慧
本詩以希伯來字母的順序,每一段(八節)以一個希伯來字母為首,共176節(22個字母乘以8)
希伯來字母:
1. Aleph     2. Beth 3. Gimel         4. Daleth     5. He 6. Waw
7. Zayin     8. Heth 9. Teth         10. Yodh     11. Kaph 12. Lamedh
13. Mem     14. Nun 15. Samekh     16. Ayin     17. Pe 18. Tsadhe
19. Qoph     20. Resh 21. Shin         22. Taw

「行為完全、遵行耶和華律法的,這人便為有福。」
「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
「求你用厚恩待你的僕人、使我存活,我就遵守你的話。」
「我的性命幾乎歸於塵土,求你照你的話、將我救活。」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律例指教我,我必遵守到底。」
「耶和華啊,願你照你的話,使你的慈愛、就是你的救恩、臨到我身上。」
「求你記念向你僕人所應許的話,叫我有盼望。」
「耶和華是我的福分。我曾說、我要遵守你的言語。」
「耶和華啊,你向來是照你的話善待僕人。」
「我心渴想你的救恩、仰望你的應許。」
「耶和華啊,你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
「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的思想。」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心懷二意的人、為我所恨。但你的律法、為我所愛。」
「我行過公平和公義,求你不要撇下我給欺壓我的人。」
「你的法度奇妙,所以我一生謹守。」
「耶和華啊,你是公義的,你的判語也是正直的。」
「耶和華啊,我一心呼籲你、求你應允我,我必謹守你的律例。」
「求你看顧我的苦難、搭救我。因我不忘記你的律法。」
「首領無故的逼迫我,但我的心畏懼你的言語。」
「耶和華啊,願我的呼籲達到你面前,照你的話賜我悟性。」

 
2. 讚美詩 Songs of praise「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
讚美是個人或群體屬靈生活的中心,詩篇不斷闡述讚美的重要性。詩人讚美神的創造,耶和華作王,豐收,歷史中的帶領,神的美善。
(8,19a,29,33,40,47,65,66a,68,93,96-100,104-106,111,113,114,117,134,135,136,145-150)

希伯來文用來描述讚美的字共有七個:
Halal(讚美,Hallelujah)
詩篇146-150每首詩都以Halal 開始、也以 Halal結束——「讚美耶和華」。
為什麼呢?詩147說,因「讚美的話是合宜的」,神配得我們的讚美。
詩148 說天上的(1-4節)和地上的(7-14節)都讚美神。詩149:3 說,聖民都當「跳舞讚美祂的名,擊鼓彈琴歌頌祂」。詩150:6「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

Yadah(稱謝)
詩44:8 「我們終日因神誇耀,還要永遠稱謝你的名。」
詩107:15「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謝祂。」

Tohdal(感謝祭)
這是歡慶的記號,當我們舉手聲稱「耶和華尼西」(耶和華是我的旌旗),我們舉目向上,倚靠祂的供應與帶領。因此即使在困苦中,我們仍然獻上感謝祭。詩56:12「我要將感謝祭獻給你。」

Barak(稱頌)
詩16: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
詩103:1「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祂的聖名。」

Thillah(讚美/歌頌,Hymn)
詩22:3「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
詩65:1「神啊,錫安的人都等候讚美你…」
詩66:2「歌頌祂名的榮耀。」

Zamar(歌頌)
詩144:9「用十弦瑟向你歌頌。」
詩7:17「歌頌耶和華至高者的名。」

Shabach(頌讚)
詩145:4「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
詩106:47「我們好稱讚你的聖名,以讚美你為誇耀。」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稱頌讚美聖名是嘴唇的果子,我們的讚美詩將吸引人來親近認識神。


3. 求告詩 Songs of lament「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
哀歌把個人或群體的需要,像疾病、被逼迫、被控訴、犯罪求赦免,帶到神面前求告。其中的內容包含哀訴、表達信靠、祈求禱告蒙垂聽的讚美。
(3-7,10,11,13,17,22,23,26,27,30-32,35,38,39,41,42,44,51,57,63,69,71,88,91,102,103,130,143)

詩篇10:1
「耶和華啊,你為什麼站在遠處。在患難的時候,為什麼隱藏。」
這是當身歷的處境似乎與神的應許相違時,帶著疑惑向神的呼求。

詩篇13:1-6
當我們在困境中,我們似乎有問不完的疑惑,我們看不清方向,懷著各樣的思緒、失望、痛苦、哀傷、破碎,看來似乎仇敵得勝了,看來神似乎掩面不顧我們。然而詩人思想神的慈愛,這成為他信靠盼望的根基。「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信靠使我們重新定向。

詩篇42:1-11
這是一首訓誨詩(maskil),是敬拜領袖(可拉後裔)用來教導人如何向神求告。在第5節看到詩人對自己的心傳福音,第8節中神的施慈愛是他歌頌禱告的根基,他思想神在白晝黑夜的同在。這在展現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掙扎與自省,它在教導我們如何在困境中處理哀傷的心情、卻不讓痛苦和疑惑佔據我們的心。
抑鬱是由許多未處理的悲傷所累積而成的。詩篇中的哀歌教導我們如何在哀傷中誠實面對神、求告神,思想神的屬性和永生的盼望,幫助我們調整目光,「當轉眼仰望耶穌,定睛在祂奇妙慈容,在救主榮耀恩典大光中,世上事必然顯為虛空。」
「應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謝祂…祂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

詩篇44:9, 23-26
這是整個以色列民的哀歌,神曾帶領他們脫離捆綁、使他們得地為業,然而似乎神現在丟棄了他們…第26節懇求救恩的根基仍然是神的慈愛。

詩篇139:19-22
這是一首省視內心、厭惡罪惡的求告,在此歌頌神的全知(omniscience)和全在(omnipresence)並懇求神鑒察我們的內心、試煉我們的意志,引導我們遠離惡行、走永生的道路。


4. 上行詩 Songs of ascents (songs of pilgrimage)
上行之詩或稱朝聖之詩是詩篇120 到134 的標題。一般認為這些詩篇是在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旅途中吟唱的。在以斯拉記 7:9 用了「上行」(ma`alah)這個字,描述餘民從巴比倫被擄之地歸回上到耶路撒冷城。也有人解釋,這些上行詩歌是在通往聖殿的十五級階梯時唱的,每上一層階梯,就吟唱一首詩歌。

在猶太曆法中的三大朝聖節期(pilgrimage festivals)、又稱三大朝聖日(Shalosh Regalim),是住棚節、逾越節、和五旬節,百姓從以色列境內各地步行、帶著祭物上耶路撒冷城朝聖獻祭。這是細拉(selah,暫停的意思pause)、放下世事、沿途反思的時候。反思我在歌頌什麼?我向誰歌頌?我所唱的是否真實反映在我生命中?神在我生命中如何動工?我是否在感恩和智慧上逐漸成熟?

朝聖者一路唱歌、頌讚、反思、得力,朝著錫安大道前行。「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詩84:5)正如希伯來書11章所描述的那些信心偉人們,都是嚮往那更美之地,一生帶著朝聖之心與神同行、堅信不移,那是一段美好的歷程。這些上行詩歌教導我們思想:神是誰,我們是誰,祂如何在我們的身上動工。這裡也行成一個交叉對置:

120 脫離周圍的罪惡走向錫安
    121 上錫安山蒙祝福
       122 聖徒進入耶路撒冷城——大衛的寶座
          123 仰目向神——如謙卑的使女
        124 靠神拯救脫離網羅
              125 義人在神手中穩妥
              126 流淚撒種、歡呼收割
       127 城池、國家、兒女,都來自神的建造看守
              128 勞碌得來、多結果子
                 129 惡人在神手中被滅
        130 靠神救贖脫離罪孽
          131 低頭自卑——如斷奶的孩子
       132 約櫃進入耶路撒冷城——大衛的冠冕
    133 下錫安山蒙祝福
134 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

在這個交叉對置的中心,正是127:2所說「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我們的平安與穩妥惟有從神而來,這正是我們得力的來源——我們為神所愛。

詩篇121
走在群山之間,朝聖者思想山可以是藏身之處、也可能是災禍之源;然而他的眼睛要向上舉目,他知道真正的幫助來自造天地的耶和華。祂走在我們前面、祂在我們身邊,祂保守我們的出入。祂不打盹也不睡覺、無時無刻看顧我們。祂給我們蔭蔽、使我們不受傷害。祂與我們同在、提醒我們祂從今時到永遠的佑護。

詩篇122:1-4,6
當朝聖者接近聖城時,他的心歡喜,他將要進入聖殿敬拜神、稱讚耶和華的名。這裡有一個指令,要聖徒們為耶路撒冷求平安。我們今天進入神的家,也當以同樣的心加入歷世歷代聖徒的敬拜,同聲高唱神的救贖與榮耀。

詩篇124:1-3
人們互相勉勵對方、他們為何要稱謝耶和華——「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祂是拯救者、醫治者、供應者、救贖主。

詩篇126:1-6
當餘民從被擄之地歸回到錫安之時,他們滿口喜笑。他們看著神奇妙的搭救、盼望著未來的福分,過去的流淚要被將來的歡呼所取代。
當一切被奪走時,細拉 selah,停頓反思——「我幾次流離、你都記載。求你把我的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麼?」(詩56:8)
啟示錄14:3說將來我們要唱一首新歌,那是我們這些被基督寶血買贖回來之人所唱的,來自各族、各方、各民、各國,與天上寶座旁的四活物、眾長老、天上地下一切被造的,同聲頌讚——尊貴、榮耀、權柄都歸給天父和羔羊。

詩篇130:7-8
「祂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with the Lord is the unfailing, and with Him is full redemption.)對應希伯來書2:17-18和4:15-16,耶穌「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祂「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5. 君王詩 Songs of royalty(songs of kingship)
君王詩歌有些是闡述耶和華的王權,談論神的公義、神的創造、神的審判,神是至高無上的主,祂是永生的神、聖潔的神,是掌管未來以及永恆的王。此外,詩篇中充滿了預言、對未來的願景,這些詩歌提到君王、受膏者、膏抹,這裡講到地上的王權與天上的王權之間的關係。整本聖經都指向耶穌基督,由地上的君王預表將要來的受膏者(彌賽亞)耶穌基督,講到主耶穌的權柄,因此君王詩的意義重大。
(2,18,20,21,22,23,45,72,89,95-99,101,110,132,144)

詩篇第二篇——耶和華之受膏者為全地和宇宙的王
在1-3節中我們看到地上的君王一起謀算悖逆神,4-9節說神的回應是——神發笑、祂掌管並審判。君王詩提醒我們,神掌權,「鐵杖」代表祂的能力與權柄。因此在10-12節有一個警告並帶一個應許,「應當省悟…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投靠祂的都是有福的。」
在使徒行傳4:25-26中,描述彼得和約翰在被捉拿和釋放高唱詩篇2 ,說到地上的君王希律、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人策謀殺害耶穌,然而造天地萬物的神,藉此成就祂所預定的旨意。每一位世上的君王,扮演他們在神永恆的計劃中的一部分,他們的王權只是暫時的,耶和華才是至高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詩篇20,21
詩篇中的許多君王詩,都是大衛所寫的,大衛知道在自己的王權之上、是神至上的權柄和向特定目標推動歷史的旨意。這兩首詩歌是大衛王所著,寫給神、寫給他的民,祈求神的祝福和帶領。
在詩篇20中,大衛表明他的君權不是來自他的軍力(車、馬),而是來自神和祂的名。在詩篇21中,大衛說神的屬性、公義、能力、救恩,是他作為君王的倚靠。大衛不僅是一位君王、他也是一位先知(參:撒下7:16,23:1-2),他指向另一位君王,那永遠掌權、配得榮耀、坐在神寶座右邊、將以祂口中的劍擊殺列國的王。

詩篇22,41,69,78,110,118——預表耶穌基督
22:1「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22:7「凡看見我的都嗤笑」,22:14-17 描述耶穌被釘的痛苦,22:18「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22:27-31描述耶穌完成了救贖大工。
41:9「連我的朋友…也用腳踢我」
69:21「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
78:2「我要開口說比喻」
110:1「坐在我的右邊」,110:4「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118:22「匠人所棄的石頭、又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在使徒行傳2:29-31中,彼得引用詩篇16:8-11的話,來描述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他是戴著福音的視角來看這些經文,大衛在千年前所唱的詩歌,現在與降世為人的彌賽亞耶穌基督緊密相連並印證。(參:路24)


6. 懺悔詩 Songs of repentance「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
懺悔詩闡述詩人明白自己的罪與過犯,在神面前承認、陳情、並請求幫助。悔改有三方面的行動:思維的改變、心志的改變、行爲的改變,是從某一個方向回轉向另一個方向去。這就是代下7:14中的「轉離(shōōb)他們的惡行」,悔改開始於思想上的改變,是我們修復與神關係的起步。懺悔詩幫助我們理解這些,並使我們能結出公義的果子。
(6,32,38,51,102,130,142,143)

詩篇51
大衛犯罪後懇求神按著祂的慈愛憐恤他,求神「塗抹」(bolt out/wipe)、「洗淨」(wash away/bath)、「潔除」(cleanse/purify)他的過犯(transgression-rebellion)、罪孽(iniquity-bend)、和罪(sin-miss the mark)。他明白犯罪首先是得罪神(第4節),他請求有一顆新心(第10節—清潔的心),預表在基督裡新造的人。
當我們願意悔改回轉的時候,神就赦免我們一切的罪孽、醫治我們原本扭曲的罪性,以仁愛和慈悲為我們的冠冕(詩103:1-5)。大衛懇求神的潔淨、重造、更新,並希望能將自己的過犯指教別人(第13節),這是悔改後行爲上的改變。
然後14節他說「我的舌頭高聲歌唱」,16節說到真實而非表面的改變,17節說獻上憂傷痛悔的心靈,18節表示大衛的罪影響他的百姓,19節說當我們悔改、重新調整與神的關係時,神必喜愛。悔改使我們在完全神的命定的旨意上重新定位。

詩篇86:10-13
求神給我們一顆專心敬畏的心,為的是要榮耀神的名,神要用你的過錯來成就美事。


7. 感恩詩 Songs of thanksgiving「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
感恩詩是個人或集體的感謝神的拯救、神的供應。其中的特色是:急難—禱告—幫助—感謝。
(18,30-32,40,50,65,66,92,95,103,107,111,116,118,120,124,129)

詩篇50:14、23
「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神,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參:利7:11-15)感謝祭是一種自願給予的獻祭,獻祭者以一顆喜悅和感激的心,心甘情願地向主獻上祭品。感謝祭的祭品,由神、祭司、和獻祭者分享,成為神人之間親密關係的交流與表現。「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感恩和認識、榮耀神、得著救恩緊緊相連。

詩篇111
本詩開頭說「在公會中、一心稱謝耶和華」,我們不僅個人也當群體一起思想神的作為、並同心稱謝耶和華的尊榮和威嚴、祂的恩惠和憐憫,祂的供應和信實,祂的大能和公義、祂的救贖和守約。神的子民當以稱謝感恩為他們的心態,帖前5:18說「凡事謝恩」,因為感恩的心轉移目光、挪去憂慮、帶來平安、激發喜樂、堅固信念。詩人在結尾說「敬畏耶和華詩智慧的開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聰明人。耶和華是永遠當讚美的。」認識神的人必然稱謝祂,並帶著感恩之心遵行祂的命令。

詩篇103:1-5
詩人列了一個感恩清單,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祂赦罪、醫治、救贖、賜冠冕、滿足更新、施行公義,祂配得我們的稱謝與感恩。
在詩篇78、105、106、135中,都呼召整個以色列民一同懷著感恩之心、思想神過往在他們身上的奇妙作為,而詩篇136是一首啓應的歌,帶領者歌詠前半段,會眾們回應「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詩篇的編輯分為五卷。有人認為,每一卷的中心思想。是對照摩西五經。每一卷詩都以頌讚作為結束。詩篇第一篇、第二篇是整本詩篇的引言。「有福」在詩 1:2 和詩 2:12 前後呼應,講到蒙神祝福的人的心和生命,對照人的墮落和神的審判,然後在 2:6-9 帶出救贖的計劃、彌賽亞的預言。

卷一:詩 1-41 (對照創世記,講國度)
卷一中多為大衛的詩,其中歌頌神的創造(8,19),歌頌神的供應與帶領(23), 歌頌神的美善(34),講述神的公義與審判(36,37),感謝神的救恩。
從詩篇中我們看見人渴望能夠見到神的面。「耶和華在祂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11:4、7)。 「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你的面。我醒了的時候,得見你的形像,就心滿意足了」(17:15)。每一個基督徒都因耶穌基督的救恩而稱義,因此我們才能在義中見神的面。從罪中醒悟過來,進入光明中、得著神的拯救,才能夠 「見到神的面」。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16:9)。「安然居住」原來的意思是在盼望中安息。 一個有盼望的人才能夠得享安息,這個盼望是指「救恩」的盼望。等到耶穌基督再來時,我們這個軟弱的身體要改變形狀,與基督榮耀的形體相似,那時不再有病痛軟弱,是一個永恆的身體,我們在盼望中得享安息。怎樣能夠「心歡喜,靈快樂,肉身在盼望中安息」呢?第4節告訴我們——不要以別神代替耶和華。「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16:8)。右邊是最大的位置, 因此「尊主為大」,順服神的主權,就是我們快樂的泉源。

結尾的頌讚「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阿們!阿們!」(41:13)


卷二:詩 42-72(對照出埃及記,講救贖)
詩篇卷二中的人物,在困苦逼迫中向神發出呼求和禱告,求神的救贖與帶領。開場的詩 42、43 表達人在捆綁下對神的渴慕,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怎樣能夠在「憂悶煩躁」中渴慕神呢?我們對神必須有深入的認識。這裡描寫詩人認識神是磐石(42:9),知道神是永不動搖的,並且認識神是賜我們力量的神 (43:2)。最後的結論就是在苦難中的敬拜和讚美 (43:4)。 

結尾的頌讚「獨行奇事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祂榮耀的名,也當稱頌,直到永遠。願祂的榮耀,充滿全地。阿們!阿們!」(72:18-19)


卷三:詩 73-89(對照利未記,講聖所)
詩篇卷三是從第73至89篇,總共有17篇。 可分為兩部分:詩73-83是講論聖所與人,詩84-89是講論聖所與神。
除了詩86篇是由大衛所寫外,其他都是利未人寫的。詩73-83是亞薩寫的;詩84-85是可拉的後裔寫的 ;詩87-88篇也是可拉的後裔寫的;詩89是以探寫的。希幔、亞薩和以探都是在聖所裡唱詩歌頌神的人。

結尾的頌讚「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阿們!」(89:52)


卷四:詩 90-106(對照民數記,講安息)
詩90篇是詩篇第四卷的開始,是整卷詩篇的中心思想。它引導我們從人的本質來思考,「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90:3)。這裡的「塵土」跟創世記的「神用塵土造人」是不同的字。希伯來文亞當這個字,就是「塵土」(aphar, 6083)的意思;但是詩 90:3的「塵土」是毀滅的意思(dakka’, 1793)。人因為罪的關係被死亡捆綁,一個人如果要能夠進入屬神的安息,就必須悔改。
4-6 節闡述神的永恆與人短暫的年日的關係。第9節講論人的軟弱,第10節刻劃出人生的無奈,人生充滿勞苦愁煩,所以詩人在這裡感慨人生的短暫和軟弱。第12節是整篇詩篇的中心思想,人怎樣進入安息呢?除非他認識這一位救贖我們的耶穌基督,祂是安排我們日子的主。所以第13節叫我們這些有罪的人要向神禱告,求神回轉恩待我們,賜我們智慧的心,指教我們怎樣過我們的年日。詩90篇不但告訴我們安息的失喪,也指引我們可以再進入安息的路。

結尾的頌讚「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願眾民都說,阿們!你們要讚美耶和華!」(106:48)


卷五:詩 107-150(對照申命記,講誡命)
詩篇第五卷與申命記相對應,是啟示關於神百姓生命的信息。 詩107 以呼召和勸告為開場,「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就是「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這裡講到贖民,不僅是指在以色列人中被救贖的百姓,更是指歷世歷代以來,被從罪惡中拯救出來、成為屬神兒女的基督徒。
這篇詩篇以「凡有智慧的,必在這些事上留心;也必思想耶和華的慈愛」為結論。 這就好像摩西在申命中說「「以色列阿,現在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事奉祂,  遵守祂的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為要叫你得福。」(申 10:12-13)

結尾的頌讚「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 146 到 150)


詩篇中的神
神的名稱
加爾文 Calvin曾說 “There is a reason why the name of God is used to stand for God Himself. Because we cannot comprehend the essence of God, insofar as His grace and power are made manifest to us, it is appropriate for us to place our hope in Him.  Thus by calling on His name, faith is born.” 所以神的名就是神自己對人的啟示。

耶和華 (Yahweh)是神在詩篇中最常見的名字, 出現了快七百次。耶和華是神在出埃及記裡啟示給摩西的名字(出 3:13-14),神是「自有永有的 I am that I am」。詩人認識神的名 (9:10)、敬畏神的名 (86:11,102:15)、愛神的名(5:11,119:132)、信靠神的名(33:21)。神的名代表生命、拯救、應許、同在、安慰、榮耀、保護 、幫助、聖潔。瞭解神之名的重要,可以幫助我們明白詩篇中對神禱告讚美的教導。

在詩篇中,耶和華也常被稱為以色列的神、雅各的神、亞伯拉罕的神,這表示神是個人的神,是歷世歷代的神,是活神(18:46)。

神在詩篇中其他的稱謂有:神(Elohim,365次,希臘字是 theos),主(Adonai,54次),至高者(Elyon,22次),全能者(Shaddai),萬軍之耶和華(Yahweh Sabaoth)。這些名稱也是神自己的啟示。

神的本質
活的神,是生命的源頭(36:9)。 詩篇 121:4 裡說神不打盹、也不睡覺。我們的神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神,是超越時空的神。
聖潔的神,「耶和華本為聖…」(99:5,9) 神的聖潔帶出公義、公平的屬性。
公義的神。公義帶來保護、審判、和救贖。(31:2,33:5,71:2,99:4,145:17)
慈愛的神。神的慈愛顯在信靠祂的人身上。詩篇裡形容神的愛長闊高深、充滿全地、存到永遠。(6:4,31:16,89:2,100:5,36:5,33:5,119:64)神的慈愛本身是神對人的約。
信實的神。詩篇裡不斷頌揚神是恆久不變的。(86:15,103:8,111:4,145:8)

在詩篇中,我們看到神的完全與美善,看到神信實的作為,看到神公義與救贖的盼望,看到神國度裡的掌權,看到大衛家彌賽亞的預言。


詩篇裡的基督
新約聖經多次引用詩篇,主耶穌自己也引用(約 13:18,可 12:36-37,太 27:46)。詩篇有許多對彌賽亞的預言。(2,8,16,18,20,21,22,35,40,41,45,55,61,69,72,89,102,109,110,132,144)

比照四福音書——
基督是王 (詩 2:8-9,110:1)
基督是僕人(詩 69)
基督是人子(詩 2:7)
基督是神(詩 45:6-7)

詩篇也詳細預言彌賽亞的各種經歷,這包括祂為神的殿焦急(69:9),被人無故恨惡(69:4),被朋友出賣(41:9),被人譏誚(22:8),被人離棄(118:22-23),衣服被人瓜分(22:18),手腳被扎(22:16),但骨頭卻不會被折斷(34:20),死後復活(16:10),並且升天掌權(68:18)等。因此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稱詩篇為小聖經。


詩篇中神的子民
神與祂的子民在詩篇中緊緊相連,這是一種「關係」(relationship, fellowship)的連結。詩篇常提到以色列出埃及的經歷,講述神起初的帶領與救贖。這個經歷使以色列民有一個完全新的價值,他們是神的子民。他們是神所揀選的(135:4),是神的產業,是歸耶和華神分別為聖的(114:2),神也為他們預備了土地(44:2,47:4,135:11-12)。

這個關係的使命,就是以色列人要活在神的律法中(78:5-8,119:1-4),向列國見證耶和華,傳揚神奇妙的大能(9:11,96:3,105:1),呼召萬民來讚美敬拜神(66:8,117:1),使全地看到神的榮耀(97:6)。

我們今天因著耶穌基督所成就的救贖,得以稱為神的兒女、神國度的子民。願我們看重這個身份,讓我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我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多知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