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1, 2020

再讀但以理書(上)


作者
但以理(名意為:神是我的審判)是猶大族人(1:6),看得出是出生於良好的家世(1:4),有豐富的學識。他與同伴:哈拿尼雅(耶和華是仁慈的),米沙利(和神一樣),亞撒利雅(耶和華幫助的人)為第一批被擄到巴比倫的人。但以理受神眷顧,不僅成為巴比倫的政要,也歷經改朝換代七十年之久(605-533 BC),在瑪代波斯的統治下還是首長。本書在七到十二章用第一人稱,所以作者一定是但以理。前面六章用第三人稱敘述,雖有過爭議,但歷來教會都同意是出於但以理之手。用第三人稱可能是為官方記錄或出於謙卑。


文體
但以理書 Daniel 是一本特別的書,它在希伯來的聖經中不是放在先知 Neviim 的部份,而是歸入聖卷文集 Ketuvim,這是因為但以理書結合了敘事和啟示兩種不同的文體。先知書多為詩歌體裁,宣告罪行懲罰,雖也預言未來,但是沒有啟示文學常用異象表徵的隱晦性。但以理書以散文敘述的方式寫作,前六章是敘事體裁,提供了但以理和朋友們的記事,描述他們努力在被擄的環境中堅守真道。後六章是啟示異象,呈現出早期的天啟文學。啟示透過另一個世界的現實,透露給在這個世界的人,讓他們看到一個超越的時空。

本書另一特色是用兩種文字寫成,有一半是亞蘭文 Aramaic2:4b -7:28),其他部份則是用希伯來文(1:1-2:4a, 8-12)。亞蘭文是閃族的語言(亞蘭是閃的第五個兒子,創 10:22),通行在近東敘利亞的地方。亞述征服亞蘭後,開始使用亞蘭字母,後被巴比倫、波斯,當成官方公文文字,直到亞歷山大時才改成希臘文。亞蘭文與希伯來文很接近,以色列人被擄之後,亞蘭語為平民所習用而古希伯來文則為宗教語言和上層階級所使用。亞蘭文從主前八世紀直到主後六世紀,是近東的主要語言;六世紀之後才被阿拉伯語取代。主耶穌傳道的時候,也曾用亞蘭文佈道。聖經除了但以理書之外,以斯拉書也有部份是用亞蘭文寫的。有一種說法是,因亞蘭文是當時官方文字(例如:以斯拉 4:7-6:18 是波斯宮廷中的通訊,7:12-26 是波斯王頒佈命令),所以有關外邦的重要史實用亞蘭文記錄。也有說本來整本書都是以希伯來文寫的,特將論及外邦的事譯成亞蘭文。

有釋經家提出亞蘭文中的交錯配置結構為:
        A 四個帝國和未來神的國                          2章) 
                B 火窯的試煉和神的拯救                  3章)
                        C 王被警告、管教                      4章)
                        C’ 王被警告、管教                    5章)
                B’ 獅坑的試煉和神的拯救                6章)
        A’ 四個帝國和未來神的國                        7章)

希伯來文也有一個交錯配置結構:
        A 巴比倫之後的王國                                8章)
                B 耶路撒冷被恢復                            9 章)
        A’ 巴比倫之後的王國                               11-12章)

兩段(敘事、啟示)前後彼此呼應,呈現一個同一主題和單一啟示。第一部分為第二部分作準備,而第二部分回應第一部分。


寫作對象
本書寫給被擄中懂亞蘭語的以色列民:以希伯來文開始敘述但以理和朋友的事情,然後中間插入亞蘭文,後面啟示的部分又回到希伯來文。這種寫作方法使人把注意力從但以理和朋友的堅守信仰,投射到關於被擄餘民的未來。也鼓勵讀者把中間那段歷史概要,視為同一整體的兩部分。整本但以理書的信息都在強調神的掌權,祂統管宇宙、國度、未來,用以安慰和勸勉在被擄中受苦的百姓。這個全能神超越當下仍在掌權的信息,帶給這些百姓(也帶給我們)無盡的安慰與盼望。



歷史背景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入侵耶路撒冷三次,第一次於 605 BC(猶大王約雅敬第三年)(代下 36:6,王下 24:1),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被擄。第二次在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的時候(597 BC,王下 24:10-16),先知以西結(結 1:1-3)就是在這時被擄;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為王(代下 36:10)。第三次是在 587 BC,因西底家背叛巴比倫,大軍攻陷耶路撒冷,焚燒聖殿和宮殿,猶大國亡,這是以色列人第三次被擄。(王下 25:1-21,代下 36:11-21
巴比倫 Babylon又名迦勒底 Chaldea位於現今伊拉克南部在底格里斯河與發拉底河流域附近一帶平原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Mesopotamia 1700 BC巴比倫城統一附近一帶平原城市國家成為古巴比倫王國。在 729 BC古巴比倫王國為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佔領長達一世紀之久。 626 BC 左右亞述所派管治巴比倫的拿布普拉撒反叛建立新巴比倫王國。聯同伊朗高原的瑪代王國 612 BC 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亞述帝國在 609 BC 為新巴比倫王國及瑪代王國瓜分新巴比倫王國分取了亞述帝國位於底格里斯河以西土地包括兩河流域南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及腓尼基一帶。瑪代則奪取伊朗高原一帶包括南部的波斯。新巴比倫王國在尼布甲尼撒時處於顛峰。其後短短七十年巴比倫卻在伯沙撒手中亡於波斯古列大帝Cyrus the Great的將領瑪代王大利烏手上。


巴比倫諸王
拿布普拉撒
Nabopolasser
625-606 BC
王下 23:28-30
滅亞述
尼布甲尼撒
Nebuchadrezzar
605-562 BC
1-5,王下 24-25,結,耶 52:30
597 BC攻陷耶路撒冷,587 BC耶路撒冷被毀、聖殿被燒、開始猶太人被擄的七十年。巴比倫帝國的歷史可以說是屬於他一個人的。
以未米羅達
Evil-merodach
562-560 BC
王下 25:27,耶 52:31
因釋放猶大王約雅斤被引起不滿而被篡位。
尼甲沙利薛
Neriglissar
560-556 BC

尼布甲尼撒的女婿、以未米羅達的姐夫,篡位。其子Labashi-Marduk在位九個月便被軍變喪生。拿波尼度作王。
拿波尼度
Nabonidus
555-539 BC

應該也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
伯沙撒
Belshazzar
539-538 BC
5:1-307-8
其母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兒,所以算是尼布甲尼撒的外孫;後被瑪代波斯所滅。



波斯帝國
瑪代和波斯原為同一民族,位於底格里斯河東的伊朗高原;瑪代在西北,波斯在西南。波斯的古列大帝(Cyrus the Great,歷史稱為古列二世,又稱居魯士二世),於 550 BC 戰勝瑪代和呂底亞(小亞細亞),隨後在 538 BC 打敗巴比倫,建立了波斯王朝,又稱阿契美尼德王朝 Achaemenid Persian Empire。古列是瑪代王雅士他基Astyages的外孫,所以但以理五、六章提及帶軍佔領巴比倫的瑪代人大利烏,學者多數認為就是指居魯士二世古列。

波斯諸王
古列(居魯士第二)
Cyrus the Great
559-530 BC
5-9
代下36:22-23
1-2
打敗瑪代、呂底亞、巴比倫
以色列人第一次回歸建殿(所羅巴伯)
539 BC 巴比倫亡,以色列人回歸
剛比西斯(甘拜西)
Cambyses
530-522 BC
11
征服埃及
大利烏一世(大流士)
Darius the Great
522-486 BC
11,拉6:15
准建聖殿
薛西斯一世 Xerxes I
(亞哈隨魯 Ahasuerus
486-465 BC
11,帖
以斯帖為王后
亞達薛西一世
Artaxerxes I
465-424 BC
4-7,尼1-5
尼希米為酒政
以色列民第二回歸(以斯拉)
以色列民第三次回歸(尼希米)
(中間經過幾個王)
亞達薛西三世
Artaxerxes III Ochus
358-338 BC

短暫中興
大利烏三世
Darius III
338-331 BC

亡於亞歷山大大帝

古列是古代第一位平等看待不同文化的君王,他也容許以色列人回歸故國。聖經上說他是耶和華所膏的。「論古列說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悅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發命立穩聖殿的根基」,「我耶和華所膏的古列我攙扶他的右手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我也要放鬆列王的腰帶使城門在他面前敞開不得關閉」,「我憑公義興起古列,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他必建造我的城釋放我被擄的民不是為工價也不是為賞賜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賽 44:28-45:13)箴言 21:1 說「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整個人類歷史的進展,是神救贖歷史的一部分,在至高的神掌管中。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一代興起又一代滅亡,只有耶和華的典章與慈愛永遠長存。

但以理書的一到六章記述發生在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到瑪代大利烏王的時期,第七到十二章則是講述波斯和希臘帝國將要發生的事,也預言末世的景況。信息的中心是藉著神在外邦掌權, 地上的君王必須降服在天上的君王腳下,顯明神至高的權柄;也鼓勵神的子民忠信,神永遠的國度終必實現,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到末期享受神的福份。


分段
但以理書可以由不同文體(敘事、啟示)分為兩大段但以理和朋友的故事與四個異象。這兩段所要呈現出的, 是一位保護、揭示、掌權的神。這位獨一真神能夠扶持那些忠心的人,使傲慢的君王謙卑,並在末世使死人復活。

內容
時間
文體
經節
身世介紹(被擄)
尼布甲尼撒
希伯來文
第一章
歷史部份(宮廷故事)
第一次解夢
同伴生命受威脅
第二次解夢
解釋壁上文字的異象
但以理被扔獅子坑
(巴比倫到波斯)
尼布甲尼撒二年
尼布甲尼撒
尼布甲尼撒
伯沙撒
瑪代大利烏
亞蘭文
二到六章
2
3
4
5
6
啟示異象 (四個異象)
1.     見四獸 、人子
2.     綿羊與山羊(天使加百列講解)
3.     七十個七(天使加百列講解)
4.     末世大爭戰
—見細麻衣者
南王和北王
—末世的異象

伯沙撒元年
伯沙撒三年
瑪代大利烏元年
波斯王古列三年


亞蘭文
希伯來文
七到十二章
7
8
9
10 -12


但以理大蒙神的眷愛,因他忠心信實又謙卑。神給他能力解夢得見異象,但以理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因為智慧能力都屬於祂」,又說「至於那奧秘的事顯明給我,並非因我的智慧勝過一切活人」所以從巴比倫王到瑪代波斯王,都得以認識神的大能與權柄,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也使神的名在外邦中被高舉。


但以理書貫穿全書,一直在講神的權柄和國度,鼓勵餘民在被擄中持守信仰,認識神是至高者,是人類宇宙的掌權者。國度的興衰在祂手中,唯有仰望神永久的國度,才有永恆的價值。祂掌管著地上的列國,用他們的行動來推進祂的救贖行動,最終要將祂的子民帶進祂完美的國度。

從這個觀點,但以理書又可以分成——

神掌權
神的福分
超越世間的福分—勝於宮廷
1
神的智慧
超越世人的智慧—勝於哲人、術士
2
神的拯救
超越自然的掌權—火窯
3
神隨意的升降
王朝的迭起—神要賜給誰就給誰
4
神隨時的收取
驕傲自恃便被取代
5
神的庇護
神超越自然的掌權—獅子坑
6
已定的國度
帝國的興衰—關乎神的國度
7-8
已定的歷史
選民的熬煉—關乎人的不義
9
已定的結局
屬靈的爭戰—關乎神的拯救
10-12
「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給誰,就賜給誰
「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



人的國度
神在但以理書中帶出西方近代的四個重要帝國,從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夢(2:31-43),但以理自己的四個獸的夢(7:1-23),綿羊與山羊的異象(8:1-23),到南王和北王的交戰(11:1-45),預言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帝國的替代。

巴比倫
625-539 BC
瑪代波斯
539-331 BC
希臘
331-163 BC
羅馬
63 BC-476 AD
金頭
2:32, 37-38
銀的上身
2:32, 39
銅的腰身
2:32, 39
鐵的腿、半鐵半泥的腳
2:33, 40-43
壁上文字預言王自高而被殺5:18-31

獅頭鷹翅
亞述巴比倫的特徵
7:4, 17
                                                
熊,口中三根肋骨
敗呂底亞、巴比倫、埃及
7:5, 17
豹,四個頭,四個翅膀
亞歷山大死後的四個將軍
7:6, 17
頭有十角,鐵牙銅爪
吞喫全地,版圖極大
7:7-8, 19-25
雙角綿羊瑪代與波斯
8:3-4, 20
公山羊亞歷山大
8:5-1221-25
亞歷山大死後希臘帝國被四個將領瓜分
8:8, 22, 11:4

預言波斯的年數11:2
南王與北王
南(埃及): 多利買 Ptolemy
北(敘利亞): 西流基 Seleucus
11:3-45

北王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Antiochus IV Epiphanes (175-164 BC) 苦待以民,褻瀆聖殿,後來引起猶太人的「馬加比」Maccabees 革命 ,便是現在的修殿節Hunakkah 的由來。安提阿哥四世就是末世敵基督的預表。(7:8, 8:23-25, 11:21-45

末世敵基督




7:24-25, 12:7-13



神的國度
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
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  於是金都一同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秕被風吹散無處可尋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2:34-35
你既看見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從山而出打碎金銀,銅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後來必有的事給王指明這夢準是這樣這講解也是確實的。」(2:45

永不敗壞的國度
「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立另一個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2:44
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  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7:13-14
然而審判者必坐著行審判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必賜給至高者的聖民他的國是永遠的一切掌權的都必事奉他順從他。」(7:26-27

永義的國度
「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永義並膏至聖者。」(9:24
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12:3

但以理書闡明人類國度的迭起,全在大能的神的掌握中。神自創世以來的救贖計劃,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前進,直到末世基督再來,成就祂永遠的國度。我們常專注於研究但以理看見的異象到底是什麼,而忽略了整本書的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勉勵神的子民堅守真道,在各種異教或人文思想下站立得穩,為真理作見證,使多人歸義


神的忠僕
但以理被擄在異地蒙召,在外邦事奉神達七十年,歷經巴比倫、瑪代、波斯王朝。但以理的忠於神,使外邦的王得以認識耶和華,歸榮耀於神。這雙重主題——神的權柄和人的委身,在這卷書的起頭就開始證明。神賜予但以理(和同伴)影響力與能力,使對聖約委身的他們在人前得榮耀,那是因為他們忠於神旨意的直接結果。使得但以理能夠宣告:神統管時間、歷史、智慧,唯獨耶和華是擁有這般智慧和權柄的神,並唯獨耶和華向忠心的人啟示關乎未來、隱密的事。

「王對但以理說,你們的神,誠然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又是顯明奧秘事的。」(2:47
「祂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你當知道我們絕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的金像。」(3:18
尼布甲尼撒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3:28-29
尼布甲尼撒王曉諭我樂意將至高的神向我所行的神蹟奇事宣揚出來  他的神蹟何其大他的奇事何其盛他的國是永遠的他的權柄存到萬代。」(4:1-3
現在我尼布甲尼撒讚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為他所作的全都誠實他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動驕傲的他能降為卑。」(4:37
(大利烏)「現在我降旨曉諭我所統轄的全國人民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戰兢恐懼因為他是永遠長存的活神他的國永不敗壞他的權柄永存無極」(6:26

但以理全書教導我們,對神的子民來說,這世界始終是「外邦」之地(參:約17:16),神的子民在這世上是寄居的。但我們仍然可以像但以理一樣,過一個使神得稱頌的生活。他的一生正是詩篇第一篇所描述的化身。這樣充滿信心的生命,是在對神的認識、對神的委身、及向神禱告、與神相交上培養出來的。
末世的啟示在但以理之時是隱藏封閉的;然而今天,末世的結局已在啟示錄裡顯明出來。啟示錄是主耶穌基督的啟示,告訴我們「以後必成的事」,又說「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子近了。」神在基督裡所成就的救恩,向我們顯露祂的屬性和祂不變的救贖計劃,使我們可以依靠祂,知道我們有分於神國度的建立。在啟示錄最後一章,主耶穌說「我必快來」,說了三次,代表它的迫切性。提醒我們在主耶穌再來之前,趕快將這個救贖的信息傳到地極,使世人悔改得以進入神的國度中,並過聖潔的生活、遵行神的道、心存盼望等待神永義國度的實現。


第一章:神掌權——過忠心堅信的生活
但以理第一章的主要場景在巴比倫的王宮裡。本書一開頭就交代了場景的來源:以色列人亡國被擄,並三次以「他手、他神的廟裏、他神的庫中」強調外邦環境(假神)和耶路撒冷聖殿(耶和華神)之間的對比。巴比倫對耶路撒冷——世界的城對神的城,這個對立一直到啟示錄達到高峰。這裡要帶出:不論世界歷史如何發展,神仍在高處掌權,並且終將朝著神所命定的方向去。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生活在外邦的掌控之地,要被取新名字(改變自我身分)、受新教育(改變思想方式)、吃新食物(改變傳統價值),接受徹底地重新塑造。神的百姓原本守節、飲食、生活、道德等不同於異族,是為了被分別出來為神的聖民;而他們亡國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為他們效法了世界(外邦),背棄了他們被召的身分、他們所信的神、他們所立的聖約。因此神用外邦來刑罰以民,警告他們悔改。

這裡兩次提到但以理不玷污自己(1:8),我們可以從經文的安排,看到這個考驗的中心點:

        A 巴比倫擊敗以色列(1-2
                B少年人被帶去受教育(3-7
                        C1 但以理不要被玷污(8
                        C2 但以理開始接受考驗(9-14
                        C2’但以理勝過考驗(15
                        C1’ 但以理免被玷污(16
                B’ 少年人在教育上超群(17-20
        A’ 巴比倫比但以理先滅亡(21

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提醒我們,「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羅8:35-39)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不屈服身處環境的強權、不效法世界、堅持他們的信仰,神就賜給他們智慧(1:10)、能力(1:17)、預備他人的心(1:9),使他們勝過所受的試探。從文字表面看起來,故事的焦點是人的行動,但首要的信息是神的動工和掌權神的旨意至終會成就,人的忠心帶來神計劃的進展,神將尊榮賜給那些榮耀祂名的人。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並沒有說,雖有這些艱難但我們仍會得勝;他是說,「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但以理書的讀者和主題一致,是要安慰神的百姓,告訴他們即使在被擄當中,全權的神也會引導忠心的人。神終究會透過參與人類歷史來保護並拯救祂的子民。神在基督裡所成就的救贖歷史,在馬太福音提及耶穌家譜(1:17)的時候凸顯:「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遷到巴比倫也有十四代,從巴比倫到基督又有十四代。」但以理給百姓的信息,就好像彼得給教會的書信,「給那分散寄居的」(彼前1:1-2)。主耶穌也曾親自安慰跟從祂的人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12:32

保羅在腓立比書 2:14 說「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逆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他在帖前 5:23 又說「願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得時候,完全無可指摘。」但以理便是如此,所以神說「你且去等候結局到了末期,你必起來,享受你的福分。」

若你知道你是屬誰的,你必知道當如何行。


第二章:神掌權——列國的興衰在神手中
但以理第二章的主要場景圍繞著尼布甲尼撒王的夢。但是解夢和夢中的異象,並不是這段聖經的要旨。顯明夢奧秘的主權在於神,因此但以理讚美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祂。祂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予智慧人,將知識賜予聰明人。」(2:21這裡論及兩大神學主題:神掌管人類歷史列國興亡、只有神能賜人智慧與知識,祂是那位創造宇宙萬有的獨一真神,祂是智慧的開端。因此本章經文的主題可以說是,天上的神廢王、立王,顯明末後的事,並且祂將另立一個永存的神國、取代人類所有的國度。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建立了當代超級王國、志得意滿思想前景的時候,有不解之夢困擾他。在所有的智者、法術、占卜、算命各樣人等,對夢的奧秘都不得而知之時,神將智慧賜給但以理。這段敘述開始以亞蘭文記載(參2:4,直到七章末了),以散文的體裁轉換到讚美詩歌,以一個交叉配置帶出高潮:

A 王的寢宮:王要求解夢、術士無解(1-13
                B 王宮:但以理要求寬延處死期限(14-16
                        C 但以理的居所:神在夜間以異象顯明奧秘(17-23
                B’ 王宮:但以理請求見王、講解王的夢(24-25
        A’ 王的寢宮:智慧來自神、廢立在於神、神永存國度必來(26-49

這段經文的高潮在但以理的禱告(20-23節)。神是自顯者,也是啟示者,這是但以理祈求的根基。但以理的詩歌頌讚宣告神從亙古到永遠,掌管被造的自然界和人類的歷史。但以理在面臨殺身之禍的冷靜和勇敢,來自他對神的認識和信心。他深知神是能力和智慧的來源,掌管歷史,並常與祂的子民交通。但以理在解夢之時的謙卑,「並非我的智慧勝過一切活人」,表明了他對神的敬虔和對神主權的認識。

帝國王朝的興衰迭起,不是但以理書第二章的重點。這裡藉著對這些帝國的預言,要帶出另一個永存的國度。那不是人手建立的,是超越政治、軍事、種族的,是永不敗壞、不被替代的,就是基督的國度。對這個國度的啟示是漸進的,那盞光在歷史的進程中直到耶穌降世為人才完全彰顯。詩篇宣告說「你的國是永遠的國,你執掌的權柄存到萬代」,「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祂的國沒有窮盡」,「耶和華要在錫安山作王治理他們,從今直到永遠。」

第二章以尼布甲尼撒對神的稱頌「你們的神誠然是萬神之神、萬王之主、又是顯明奧祕事的」和但以理在王宮中擔任要職收尾。外邦的王從夢魘開始到認識神的大能,有了一個見到神榮光的經歷。但以理對神的信靠和忠心,使得在黑暗世代的人看到大光,受欺壓之人得有盼望、堅信等候神旨意的成全;享政權之人得見自己權勢的短暫和神的掌權。

這個大光直射到二千多年後我們的心中,我們原先也是在神應許之外的局外人,如今被重新寫入神救贖的故事中。保羅在歌羅西書中告訴我們,「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主耶穌也明確地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17:1618:36)神將這個屬靈(並將要成為實體)的國度啟示給我們,如同但以理告訴他的讀者一樣,為要 1. 給我們盼望:「叫你們在末後有指望」(耶29:1131:17)。2. 讓我們認識自己的身分:「被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神的子民」(彼前2:9),「你們的後裔和你們的名字,也必照樣長存」(賽66:22,參:啟2:1714:3)。3. 呼召我們過聖潔生活見證神國度:「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祂國得祂榮耀的」(帖前2:12)。4. 使我們有勇氣堅守信仰:「你們要站立得穩,凡領受的教訓都要堅守」(帖後2:15,參:來12:1-2)。

只有故事的作者(創造萬物的主宰)才知道故事的結局。祂掌管、治理、並命定那個結局。祂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第三章:神掌權——拯救子民脫離窯爐
但以理第三章從兩方面來描述神的權柄,一方面神介入、超越(自然律)、拯救,另一方面神的僕人(但以理的朋友)堅信、順服、無懼,神的大能和人的忠心相互輝映。人的忠信和勇氣來自他們相信神的大能;而神的權柄也經由人所面臨的試煉而彰顯。我們可以說本章的主題是:神差遣使者,把忠於祂的子民從強權者的火窯中拯救出來、免於死亡。

這對當時正在被擄受苦的百姓來說,是一個保證和盼望。他們所信的神是至高的、大能的、超越萬有的,能夠將他們從試煉的火窯中拯救出來。早在以色列尚未成為一個國家之前,神就差遣使者拯救祂的百姓脫離埃及的「鐵爐」(參:出14:19,申4:20)。先知以賽亞也說神應許要將祂的百姓從這「爐」中拯救出來,「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以色列的聖者、你的救主。」(43:1-748:20)神對但以理朋友的拯救,是一個小小的序曲和記號,象徵信實的神將在數十年後施行拯救,將以色列人帶回耶路撒冷。這層意義對我們今日來說仍然深遠。在但以理世代的幾百年後,神差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將百姓從另一個火爐中拯救出來(參:賽40,約17:1618:36)。今日教會仍在被擄之地(帖後1:4,彼前4:12-14),神的救贖計劃要一直到主耶穌再來之日才真正完成,神子民將回到有神同在的新耶路撒冷(21:1-8)。使徒約翰勉勵我們,「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你們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2:10)。

尼布甲尼撒在但以理解夢後曾稱頌以色列的神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但他對神膚淺的認識使他的狂妄自大再次浮現。他為自己立了金像要人膜拜,這代表他的極權和對國人要求絕對的忠誠與服從,是高壓的政治手段。但以理的朋友面臨了比前兩次還要嚴峻的考驗,他們不僅被人惡意告發,並這直接挑戰他們所敬拜的對象。然而他們的信心使他們充滿盼望和勇氣,他們在國王的質問面前,完全不為自己辯護和開罪,「我們不必回答你」,顯明他們毫不猶豫地堅守信仰。他們大膽的宣告「祂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我們絕不事奉你的神」,讓我們看到他們相信神的能力但不確定神的作為將會如何。他們的順服不是建立在知道神將行的神蹟之上,而是他們相信、忠心、順服,因此神行神蹟拯救他們。

火窯中第四個人,那位像人子的神的使者,不受綑綁也超越了自然律,象徵神的大能、權柄、超越、和同在。他與但以理朋友一同經歷火窯,使他們毫髮無傷,那是神的保護和臨在。主耶穌傳道期間也警告祂的門徒將面臨逼迫(21),但安慰他們說,「然而你們連一根頭髮也必不損壞。」聖經反覆地勉勵信徒持守信仰,並應許信實的神必要施行拯救。啟示錄七章描述那些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經歷患難、被羔羊的血洗淨穿白衣的人,他們晝夜在神的殿中事奉,坐寶座的用帳幕覆庇他們寶座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但以理朋友的火窯故事,從一開始尼布甲尼撒的威脅(敬拜偶像、摧毀神國)到結束時的稱頌(頌讚真神、尊重神國),他態度的轉變在於他看見神僕人的堅信——「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不肯敬拜別神」和神的保護——「祂差遣使者救護倚靠祂的僕人。」這正是本章和整本但以理書的主題:神掌權,人忠心,神得榮耀。我們對神的敬拜不只是唱詩、聚會、服事、活動,而是在日常生活各面或面臨逼迫艱難下的堅守信念。他們說「即或不然」,即使神沒有照著我的期望行事,我仍堅信順服。這種捨去己身的順服,是全人全心的敬拜,不受環境外力的影響。這是一個有力的生命見證,當人看到信徒對神無論在什麼景況下的信靠、讚美、和順服時,人就看到神的榮耀並讚美祂。約翰在啟示錄第一章自述說,「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一同有分、為神的道、並給耶穌作見證」正是我們這些真以色列人的身分表白。

敬拜是一個人用全人、全心、整個生命對神的讚歌。即或在百般的試煉中,仍然為要得那被火試驗後比金子更寶貴的信心而奔跑天路。跑道的終點是那曾用自己的血將我們贖回、與我們同在、配得權柄榮耀頌讚的羔羊。


第四章:神掌權——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
但以理第四章是尼布甲尼撒對國人的曉諭,以第一人稱敘述自己如何經歷神的作為,宣告神對他公平的審判,並稱頌神永存的權柄和誠實。本章以「祂的國是永遠的,祂的權柄存到萬代」開場(3節),並以同樣的宣告(34)總結,這對但以理的讀者——那些害怕世間強權和統治的人——來說,是強而有力的鼓勵和安慰。

對本章一般的詮釋常是神懲罰驕傲的人,使自高者降卑,這是舊約和新約聖經中常見的共同主題。本章和下一章的文脈相連,第五章是關於另一個巴比倫王的敘事,他的驕傲帶來亡國的後果。巴比倫帝國在尼布甲尼撒手中進入全盛時期,他所建立的大城是古文明的奇觀。他志得意滿的說,「這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要顯我威嚴的榮耀嚒?」(29節),正是人自建造巴別塔以來(創十一章),想靠自己的能力得榮耀、與神同等的表現。神以夢警告尼布甲尼撒給他時間改正(27),表明了神的恩慈和忍耐。神懲罰王是要使他降卑、認識神、以致悔改。並因著這個作為,叫人仰望那位能使人傾覆、又使人興起的神。

但這個故事的主題仍然是神的權柄。神被稱為「至高的神」、「天」、「聖者」、「永遠的神」、「天上的王」。神的國被稱為「永遠的」、「存到萬代」,祂的權柄是「永有的」。祂隨已意使人升降,「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給誰就賜給誰」(講了三次:17節、25節、32)。為了要使君王(在位得權者)、百姓(國民和被擄者)、和全地(各方各國)都知道:真正的權柄來自至高的神。神用異族來管教以色列,「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給誰相宜,就把地給誰。現在我將這些地都交給我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也將田野的走獸給他使用」(耶二十七5-6),但是之後巴比倫也將被交在神的另一位僕人波斯王古列手中(參:賽四十五113),以色列人將(再次出埃及)受詔歸回耶路撒冷。神積極參予人的歷史與國度的興衰,定意要施行審判顯明祂的公義和權柄,並使歷史的進程走向神永存的國度。「祂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祂手,或問祂說,你作什麼呢」,表明了神至高的主權和智慧。

巴比倫是舊約時代神百姓的最大敵人,不僅逼迫被擄的以民,並且城中有許多偶像和神廟。啟示錄裡也用大巴比倫城作為人敵對神的中心,代表異教的奢華、敗壞、不義、和行神所恨惡的一切事。以賽亞書十三章也描述人類自高的狂妄,並神將要討伐人這種想自己當神的罪,「使驕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強暴人的狂傲」。以賽亞同樣將讀者帶到幕後,讓他們看到歷史的主導其實是神,發號命令的是神,隨意升降王權的也是神。祂必要實現祂的旨意和計劃,那麼我們怎能不信靠祂呢?在巴比倫突然傾覆之前,它曾是「列國的榮耀」(參:耶五十一7-11,啟十八2),短暫的榮華立即被荒涼和毀滅所取代,顯示唯有大能的神配得榮耀、值得信靠。

在以色列民族於危難之際,以賽亞書帶出耶和華值得信靠的主題,鼓勵百姓信靠神的信實和救贖。在以民不聽勸勉、神審判終至、亡國被擄之際,但以理書帶出神仍然掌權、祂的救贖計劃終必成全、祂的永恆國度終將實現的信息。尼布甲尼撒(但以理二到四章)的信仰表白顯示,這位扶持、啟示、拯救、審判、降卑、掌權的神,所有人都在祂的監督和恩典之下。每一個人都完全倚賴這位神,祂的權柄超越種族、國家、疆界。祂是值得稱頌讚美的至高者,祂所行的都公平誠實,祂是自有永有的天上的王。

驕傲使我們誤認以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我們生活、動作、存活都在乎祂。


第五章:神掌權——至高者憑己意立人治國
但以理第五章延續四章的思想,講述神懲罰驕傲自高的王,並隨祂自己的旨意升降、廢立世間的王。伯沙撒是尼布甲尼撒的外孫,他的父親拿波尼度在兵變後取代尼甲沙利薛之子為王,後隱居外地與伯沙撒共同攝政十年(參:但五71629所提的「國中位列第三」),歷史上記錄巴比倫的末代國王是拿波尼度。伯沙撒(約三十年後)和尼布甲尼撒兩人在但以理第四、第五章中,有許多前後呼應的相似:1. 兩人都因為看到神啟示的異象而驚恐,2. 朝中哲士都無法解釋,3. 都描述但以理「裡頭有聖神的靈」,4. 兩人都誇傲自己的榮耀,5. 神都立時宣告了審判。神掌權的主題「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給誰就賜給誰」(四172532,五21)在文中反覆出現。在四章結尾尼布甲尼撒的宣告「那行動驕傲的,祂能降為卑」,正好成為伯沙撒亡國被殺的引言。

但以理五章也應驗了先知以賽亞和耶利米的預言:「我必激動瑪代人來攻擊他們其內必永無人煙,世世代代無人居住」(賽十三1-22),「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興起攻擊他們,將巴比倫的名號和所剩餘的人,連子帶孫一併剪除」(賽十四3-27),「巴比倫傾倒了,她一切雕刻的神像都打碎於地」(賽二十一9),「我必激動聯合的大國,從北方上來攻擊巴比倫」(耶五十9),「七十年滿了以後,我必刑罰巴比倫王和那國民、並迦勒底人之地,因他們的罪孽使那地永遠荒涼。這是耶和華說的。」(耶二十五11-12)本章的故事和那些預言的印證,為要勉勵在恐懼中被擄的以色列民,他們的至高神是信實的,是全能的,是掌權的,「萬軍之耶和華既然定意,誰能廢棄呢?祂的手已經伸出,誰能轉回呢?」(賽十四27)這對神的百姓而言,是莫大的安慰和盼望。

本章用三段對話敘事,先是伯沙撒看到異象後求解,然後是太后舉薦但以理的原因,最後是但以理對王罪行的審判宣告。伯沙撒的驕傲不只在心態上,甚至公然褻瀆從耶路撒冷聖殿裡所掠回的聖物。那些聖物本來被收藏在巴比倫神殿庫房中(但一2,五3),是征服者的戰利品,表明巴比倫的諸神得勝。現在伯沙撒更進一步地輕視以色列的神,用那些聖物來飲酒作樂,並歌頌他們的假神和偶像。這章中兩次強調「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423節),這正是伯沙撒的大罪(參:詩一百一十五4-7)。但以理敘述的細節指出神曾啟示祂的屬性、能力、和作為,這些伯沙撒應該都知道的。他明明從祖先那裡認識這位掌管萬有的真神,卻竟敢高抬自己(23節)與神為敵,並讚美那些不能看、不能聽、無知無識、人手所造之物,用它們來奪取神的榮耀,所以神對他的降卑和審判立即臨到。

當時在巴比倫稱金子重量的單位是「提客勒」(tekel,也就是舍格勒 shekel),約為10公克。「彌尼」(mene)是一種重量或貨幣的單位(參:結四十五12中的彌那 mina),為50個提客勒,就是500 公克。而「烏法珥新」(upharsin)是半個彌尼,也就是250公克。所以但以理說的「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以動詞來理解,就是數算、稱重、一半(毘勒斯parac,瑪代波斯瓜分),表明事情的結局已定,神決意的事必要成就。

敬畏神是出於對神屬性的深切認識而油然產生的讚嘆與敬意。
敬畏 1. 使我們喜愛並遵行神的律法「至於我,我必憑你豐富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時五8,參:賽五十八22. 保護我們不遠離神的法度「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詩一百一十九113. 幫助我們戰勝無法掌控未知的恐懼「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詩二十七14. 使我們緊緊倚靠神的供應和庇護,享受神所賜予的福祉「他必不怕兇惡的信息,他心堅定,倚靠耶和華。」(詩一百一十二7


第六章:神掌權——庇護子民脫離危險
但以理第五章結束的時候,描述神對巴比倫的審判臨到,當夜巴比倫被瑪代、波斯聯軍所滅。其中提及瑪代人大利烏取了迦勒底國,神開始了一個新的廢王立王和一個新的世界性的帝國。五、六章提及的大利烏(Darius)不是以斯拉記裡的波斯大利烏一世(522-486BC),這裡特別說「瑪代人」大利烏,在本章最後又說「大利烏在位的時候,和波斯王古列在位的時候」一般學者認為因為古列的父親是波斯人、母親是瑪代人,所以但以理用雙重身分形容他,並且歷史顯示古列攻陷巴比倫城時約六十出頭,所以這裡的大利烏王就是波斯帝國的開國大王古列大帝(Cyrus the Great)。但以理在一章結尾自述也說,巴比倫滅亡古列元年的時候他都還活著。

這段敘事中有三個中心人物:王、但以理、和嫉妒他的合謀者。大利烏(古列)王顯然信任但以理的人格和他信仰的真誠,他想要把從前朝而來的但以理(那時應該已經八十多歲了)提昇到治理通國的高位。這就引發了其他當權派的嫉妒和敵意,合謀者們想盡辦法要整垮但以理。他們誘騙大利烏王頒下不利于但以理的詔諭,使得王和但以理都處於兩難的處境。這裡有諷刺的筆調:合謀者以為禱告是但以理的弱點,卻不知那正是但以理最大的力量;大利烏王統治通國以為自己有絕對權力,卻被人玩弄政治手段成了傀儡。有學者提出本章的交叉錯置:
A 引言:但以理亨通(1-3節)
                B 王下令,但以理堅守信神(4-10節)
                        C 合謀者要害死但以理(11-15節)
                                D 王希望但以理得救(16-18節)
                                D’ 王見證但以理得救(19-23節)
                        C’ 合謀者自取滅亡(24節)
                B’ 王下令,高舉但以理所信的神 25-27節)
        A’ 結尾:但以理亨通(28節)

但以理明知不遵從王的禁令會招來極刑和死亡,但他選擇對神忠心。這裡反覆出現兩個重要的字:「法」(或例、律例)和「救」。這裡但以理和王都面臨一個抉擇:遵行律法(律例)還是違法自救(救人)。但以理選擇遵行神的律法(向神禱告)而非人的律例,心中感謝信靠(素常一樣),並不設法自救。王找不出可以解除法令的辦法,心中愁煩鬱悶(睡不著覺),無法拯救但以理。這個故事的主題,在於鼓勵被擄的以色列民,要像但以理一樣持守對神的信心,相信神的拯救大能。這個信念甚至出於外邦君王的口:「你所事奉的神,祂必救你。」(16)以色列的聖者是又真又活的神,祂能行使神蹟、超越自然界定律,使祂的忠僕免受獅子的傷害。

神的作為不一定都是照著人的期望發生,但祂在歷史中掌權,祂與子民同在,祂必要成就祂的救贖計劃。神拯救但以理的神蹟再一次出現在神國的關鍵時刻,它使外邦的君王看到真神的作為而敬畏讚美祂(26),並將下詔讓餘民歸回重建聖殿,「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昨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代下三十六23,拉一2-3)永活的神拯救在被擄(坑中)的百姓,將他們帶回故土。

但以理明顯地預表耶穌基督,但以理被誣陷所面對「獅子坑」的權勢,象徵與主耶穌對峙的黑暗權勢。彼得前書五8說「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保羅在提後四17提到「惟有主站在我旁邊我也從獅子口裏被救出來。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祂的天國。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保羅那時在獄中快要受刑,正如但以理年邁臨刑,但他們都深知自己是天國的子民,地上的權勢和死亡都無法轄制他們,因為他們所信的活神,已經勝過這一切了。

神未必會使我們不經火窯、獅子的試煉,但祂與我們同經水火,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我們面前,拯救我們脫離被擄的生活,引領我們進入祂應許的安息。